4月2日,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实施科技抗旱救灾的指示精神,院服务“三农”与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明建鸿带领我院橡胶所、环植所、品资所、南亚所专家一行7人,深入云南开展旱灾调查和科技救灾工作。
4月2日上午,专家组抵达西双版纳后,立即同西双版纳州农业局龚局长及各所站负责人座谈,从总体上了解西双版纳旱情及当地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专家组通过临行前讨论和实地调查所得信息,决定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科技救灾工作:一是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和问题,形成实施方案,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行动基础;二是与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科研、生产部门大力配合,广泛开展科技咨询与服务;三是做好与各级政府部门和科研、生产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为后续服务队伍快速、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做好准备。
下午,在版纳州农业局、景洪市农业局及东风农场场领导等相关人员陪同下,专家组一行到景洪农场五分场、景洪市大勐龙镇曼各龙村、东风农场四分场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结果发现:一是橡胶普遍推迟开割半个月以上,其中东风农场目前还有10000株以上的树没有达到稳定期;二是开割后前期胶水产量普遍下降严重,据景洪农场五分场胶工老罗介绍,他负责的四个树位3月9日开割,比去年推迟9天,但胶水产量仅有最近几天降雨后胶水产量的一半;三是从实地调研的结果来看,这几个点前几天普遍降雨量较大,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近阶段橡胶树所需水分,土壤墒情较好,如果不再出现连续旱情,对后续影响并不会很严重。实地调研的香蕉地由于地势低洼,而且灌溉条件较好,受害不严重;但早春水稻则基本上全部成了“小老苗”,已经没有恢复的可能。
专家组从西双版纳州农业局了解到,今年的旱灾在云南历史上60年不遇,表现为受旱面积大,旱情严重,受灾作物种类多,尤其是橡胶、香蕉、茶叶、水稻等;旱情分布不均匀,有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的趋势,许多交通不便,海拔较高的村出现吃水困难。近期实施了人工降雨,旱情虽得到一定缓解,但恢复农业生产工作仍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