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招聘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培训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光明日报报道我院老专家张籍香甘于寂寞 一生执着追求
作者:魏月蘅 王晓樱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1-04-17

  编者按:4月7日,光明日报报道了我院香饮所老专家张籍香研究员甘于寂寞,坚守在热作科研一线,一生执着追求热作科研的事迹。张籍香研究员用忠诚驱赶着寂寞,用热爱守望着精神家园,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水平的职业素养给了我院广大科技职工许多人生启迪。
  全文转载如下:

 

张籍香:一生苦恋植物园


 
  日前,中国农业出版社的编辑审定了一份特殊的书稿,这是一位79岁的老教授在整理她16年来记下的万余张小卡片后,编著的《热带植物名录》。与其说编辑们惊讶于老教授对热带植物研究的执着与卓见,不如说被那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对事业的眷眷恋情而动容。循着线索,3月初,记者采访了这位老教授,她叫张籍香,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955年,她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后,分配在广州的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工作,为了深入基层,便主动要求调到海南兴隆农场,后来兴隆有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张籍香在海南一呆就是56年。几十年来,张籍香的研究涉及海南10多种主要热带作物,而胡椒和咖啡更是几乎毕其一生的研究课题。海南盛产胡椒,但千百年来胡椒瘟病令海南农民束手无策。从大学时候起,张籍香就开始关注这项研究。可惜文革中被迫中断。1980年她的《胡椒瘟病综合防治研究》通过鉴定终获成功,一举获农垦部科技二等奖,她的这一成果被迅速推广到生产中,使胡椒病区的死株率由原来的5%下降到0.12%—0.4%。

  咖啡是海南热作的另一拳头产品。1990年,张籍香主持完成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海南岛咖啡种质资源考察”的研究,之后又完成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鉴定评价”的研究,分别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而“中粒咖啡栽培技术”是张籍香另一个研究了近40年的项目。由于种子变异,海南中粒咖啡产量越来越低,1987年全岛种植面积不足4万亩。通过张籍香对其进行优质无性繁殖,从1994年起,中粒咖啡亩产猛增到240公斤,据不完全了解,现海南中粒咖啡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至此,张籍香完成了她一生最重要的研究。

  在事业上,张籍香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可在婚姻上她却一片空白。“不能不承认,在这方面我是低能,我把感情一股脑地倒给热带植物了。尽管孤身一人,但我从不寂寞,我的生命长在植物园,我的幸福种在植物园”。张籍香坦言。原来,从1995年退休后,张籍香始终没离岗,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庆煌的话说“她可是咱院一个宝”。张籍香自己找了四种义工活:承担起培训植物研究所讲解员的任务;搜集整理植物研究所每种植物的信息资料;定期下承包点,负责指导农户;按时到研究所咨询室“坐诊”,解答游客咨询。张籍香16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作着义工,将心血播洒在她热爱的土地上。近两年,她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便埋头整理了自己从1995年以来,对植物研究所二千多种热带植物记录的近万张小卡片,按照热带植物的分类对其原产地、特性、用途作了归纳说明。特别是通过查书、咨询、上网等手段将国内外有关对热带植物的最新研究成果注入在小卡片中。为了获得权威人士的认可,张籍香在前年年初将她编著成书的《热带植物名录》拿到海南师范大学热带植物学教授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钟义那审定,本来钟义教授要为这本书作序,可谁想老人家不幸过世了,钟义教授的儿子,现海南师范大学植物科学院副教授钟琼芯深深为父辈两位老人的敬业精神所打动,欣然为此书写了序言。

  采访结束时,张籍香老人得知记者要回海口,竟然显现出孩童般的笑意,不好意思地说,能不能带她一起回,因为她好长时间不曾来这个省会城市了。(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招聘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培训中心

重要新闻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到中国热科院调研
  • 重要突破:中国热科院揭示木薯单体型基因组进化及功能分化规律
  • 海南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魏萍到中国热科院调研
  • 中国热科院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在线举办第三次“一国一品”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全球行动计划咨询会
  • 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副司长邓永辉到中国热科院调研
  • 中国热科院加快推进首个“热作北进” 科研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

热区热点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 首届中国国际热带博览会在广东佛山举办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光明日报报道我院老专家张籍香甘于寂寞 一生执着追求

  作者: 魏月蘅 王晓樱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11-04-17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编者按:4月7日,光明日报报道了我院香饮所老专家张籍香研究员甘于寂寞,坚守在热作科研一线,一生执着追求热作科研的事迹。张籍香研究员用忠诚驱赶着寂寞,用热爱守望着精神家园,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水平的职业素养给了我院广大科技职工许多人生启迪。
  全文转载如下:

 

张籍香:一生苦恋植物园


 
  日前,中国农业出版社的编辑审定了一份特殊的书稿,这是一位79岁的老教授在整理她16年来记下的万余张小卡片后,编著的《热带植物名录》。与其说编辑们惊讶于老教授对热带植物研究的执着与卓见,不如说被那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对事业的眷眷恋情而动容。循着线索,3月初,记者采访了这位老教授,她叫张籍香,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955年,她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后,分配在广州的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工作,为了深入基层,便主动要求调到海南兴隆农场,后来兴隆有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张籍香在海南一呆就是56年。几十年来,张籍香的研究涉及海南10多种主要热带作物,而胡椒和咖啡更是几乎毕其一生的研究课题。海南盛产胡椒,但千百年来胡椒瘟病令海南农民束手无策。从大学时候起,张籍香就开始关注这项研究。可惜文革中被迫中断。1980年她的《胡椒瘟病综合防治研究》通过鉴定终获成功,一举获农垦部科技二等奖,她的这一成果被迅速推广到生产中,使胡椒病区的死株率由原来的5%下降到0.12%—0.4%。

  咖啡是海南热作的另一拳头产品。1990年,张籍香主持完成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海南岛咖啡种质资源考察”的研究,之后又完成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鉴定评价”的研究,分别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而“中粒咖啡栽培技术”是张籍香另一个研究了近40年的项目。由于种子变异,海南中粒咖啡产量越来越低,1987年全岛种植面积不足4万亩。通过张籍香对其进行优质无性繁殖,从1994年起,中粒咖啡亩产猛增到240公斤,据不完全了解,现海南中粒咖啡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至此,张籍香完成了她一生最重要的研究。

  在事业上,张籍香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可在婚姻上她却一片空白。“不能不承认,在这方面我是低能,我把感情一股脑地倒给热带植物了。尽管孤身一人,但我从不寂寞,我的生命长在植物园,我的幸福种在植物园”。张籍香坦言。原来,从1995年退休后,张籍香始终没离岗,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庆煌的话说“她可是咱院一个宝”。张籍香自己找了四种义工活:承担起培训植物研究所讲解员的任务;搜集整理植物研究所每种植物的信息资料;定期下承包点,负责指导农户;按时到研究所咨询室“坐诊”,解答游客咨询。张籍香16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作着义工,将心血播洒在她热爱的土地上。近两年,她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便埋头整理了自己从1995年以来,对植物研究所二千多种热带植物记录的近万张小卡片,按照热带植物的分类对其原产地、特性、用途作了归纳说明。特别是通过查书、咨询、上网等手段将国内外有关对热带植物的最新研究成果注入在小卡片中。为了获得权威人士的认可,张籍香在前年年初将她编著成书的《热带植物名录》拿到海南师范大学热带植物学教授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钟义那审定,本来钟义教授要为这本书作序,可谁想老人家不幸过世了,钟义教授的儿子,现海南师范大学植物科学院副教授钟琼芯深深为父辈两位老人的敬业精神所打动,欣然为此书写了序言。

  采访结束时,张籍香老人得知记者要回海口,竟然显现出孩童般的笑意,不好意思地说,能不能带她一起回,因为她好长时间不曾来这个省会城市了。(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琼ICP备11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