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详细
南国都市报:“药王”戴好富:黎药宝库的“闯将”
作者:南国都市报  敖坤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9-07-01

1.jpg

   从德国到海南,14年闯开一扇全新的科研大门

  从产品到产业,谋划海南“健康名片”,闯出别样新天地

  

  “药王”戴好富:黎药宝库的“闯将”

 

  戴博士介绍产业园里的南药。

  杂草丛里,一株五色梅正肆意开放,红色、黄色的小花,夹杂一起,摇曳多姿。

  “可别小瞧了这株野草。”戴好富笑着说,“它可是草药,能治疗感冒,效果相当好。”

  戴好富是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站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2004年,从德国留学归来后,戴好富用10年时间跑遍了海南黎族村寨,从零开始,完成了《黎族药志》的写作,成了不折不扣的“药王”,而他研发的黎药产品也开始走向市场,不断创造出可喜的经济价值。

  在戴好富看来,海南岛上的每一株植物都是宝,都有着特殊的价值。而他的工作就是要发现这种价值,为人类服务。

  回首来海南的14年,从黎药的基础调查研究开始,戴好富闯出了满满的成就感,闯出了一片开阔的天空。如今,戴好富正谋划着创建独具海南特色的“黎药园”,让黎药成为海南岛特殊的“健康名片”。

  □南国都市报记者敖坤/文 陈卫东/图

  

  全新科研大门

  从德国到海南,他闯成了“黎药王”


  在戴好富看来,结缘海南,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幸运。

  2004年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结束博士后研究,戴好富同样面临着去哪里的问题?由于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他需要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最好是热带地区。

  “云南是一个选择,可那里师友众多,会扎堆。”经过一番考量,戴好富最终选择了海南——这个热带资源宝库。

  在海南,凭着一个股闯劲,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戴好富说:“从那时开始,我就选择了做黎药研究,做沉香研究。那时,这些都是冷门的领域。”

  为什么如此选择?戴好富神秘地笑了,“这或许是种巧合。”

  黎药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黎药在毒蛇咬伤、跌打损伤、接骨、风湿、疟疾等方面治疗疗效显著,至今还在海南中南部黎族村寨发挥着独特作用。

  然而,由于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通过口传手授的方式传承黎族民间医药知识,黎药传承现状堪忧。戴好富不得不面临黎药研究的空白,一切从零开始。

  从默默无闻开始,戴好富和他的团队用脚步走遍了海南100多个黎村山寨,向村里的“药王”请教、收集民间验方。

  这并非一件易事。因为黎族的用药处方大多祖传,仅有少数人掌握,从不外传。戴好富说:“只能跟他们反复解释,跟他们喝酒、交朋友。”渐渐地,村里的“药王”认可了这个外乡人,他们带领着戴好富进山找药、认药,一点点倾囊相授。

  历经十余年潜心研究,戴好富及其团队终于完成了被誉为“黎药大百科全书”的《黎族药志》,以及《海南黎药民间验方集》,填补了我国热带地区重要天然药物及黎药相关领域的空白,书中不仅收录了632种黎族常用药用植物,还收集了传统黎族医药的7776条处方,涉及660种疾病病种。

  由此,戴好富成了真正的“黎药王”,由此也闯开了一扇全新的科研大门。

 

  产业园里的南药--石斛阵像迷宫一样。

  不断尝试创新

  从黎药到产品“五步有故事,十步有产品”


  成为“黎药王”只是研究的第一步,在戴好富的规划中,将黎药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不断尝试,研制出新的健康产品造福社会,这才是更关键的一步。

  如今,他的这一理想正变为现实。

  3月3日,天气晴好,走在海南火山南药科技产业园内,戴好富步伐轻盈。作为这个产业园的技术支持专家,他对产业园内100多种药材了然于心。

  刚走两步,戴好富突然停了下来,手指着林下茂盛的植物,“你看远处的草丛里,有两块牌子紧挨着,写着三叉苦、九里香。”

  “你知道这是什么药材吗?”戴好富自问自答,“这就是三九胃泰最重要的两味药。而这正是我们海南黎药的配方。”

  望着那一株株茂盛的九里香,戴好富有些激动,“你看,一个黎药配方就足以产生这样巨大的效益。可想,黎药是个多么巨大的资源宝库。这些资源要是都能开发出来,那将是多么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在这个产业园里,石斛是最重要、最普遍的药材,一块块火山石上种满了绿油油的石斛。当喷灌的雨雾器打开,水雾弥漫,一段段小彩虹漂浮在石斛头顶,美若仙境。

  这正是戴好富研究的重点。因为,他正承担海南省的重大研发专项——火山岩石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他要通过一组组详实的科学数据深入解码石斛,要了解石斛在哪个季节采收最好、哪种成分对人体最有效、在火山石地区生长是否会给它带来一些改变……等到这些基础研究完成后,他就要研发出系列健康产品,实现产业化,拉长整个产业链。

  事实上,依托这个产业园,戴好富带着团队已经成功研发推出了全国首创以火山金钗石斛萃取原液为核心原料生产的,咱们海南自己的系列生态护肤品,包括面膜、洗面奶、精华液、眼霜等等。

  戴好富说:“未来的产业园将通过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实现五步有故事,十步有产品。而这正是黎药的未来。”

 3.jpg

  海南火山南药科技产业园出品的南药制品。

  别样新天地

  谋划打造海南的“健康名片”


  如今经过14年持续不断的深入研究,戴好富带领团队已经建立了海南黎药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提高了调查研究励成果信息共用共享的实用性和公益性;首次建立了黎药资源种质圃,对511种黎药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其中珍稀濒危的植物12种。同时还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海南省黎药产业技术研究体系和发展模式,研制各类黎药新产品超30个。一条以黎药为主线的产业链,正一点点形成。

  现在,戴好富正在酝酿“一件大事”——创建“黎药园”。

  在戴好富的设想中,这个产业园将不仅是种植黎药,还将承载起科普教育、产品研发、生态养生、休闲观光等功能,“黎药园将是一个旅游景点,大家可以在这里观赏、认识黎药,它还是一个产品展示园,大家可以从这里体验黎药产品的功效,也可以购买到黎药产品。这里面将是旅游产业、医疗健康产业、医药产业的融合。而黎药也将成为海南独有的一张健康名片。”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8/03/05/031422354.shtml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中国热科院在热区典型系统作物中农药的污染特征、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热科院“澜湄国家热带果蔬加工与检测合作平台建设”入选外交部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项目清单
  • 庆丰收 迎盛会 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在行动
  • 中国热科院揭示CC类谷氧还蛋白介导活性氧平衡调控木薯抗旱的分子机制
  • 热科这十年 | 围绕创新链布局设施链 持续强化能力条件支撑
  • 热科这十年 |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资源 高位服务国家科技外交

热区热点

  • 广东湛江:徐闻菠萝熟了!书记县长公开信引客来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南国都市报:“药王”戴好富:黎药宝库的“闯将”

  作者: 南国都市报  敖坤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19-07-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1.jpg

   从德国到海南,14年闯开一扇全新的科研大门

  从产品到产业,谋划海南“健康名片”,闯出别样新天地

  

  “药王”戴好富:黎药宝库的“闯将”

 

  戴博士介绍产业园里的南药。

  杂草丛里,一株五色梅正肆意开放,红色、黄色的小花,夹杂一起,摇曳多姿。

  “可别小瞧了这株野草。”戴好富笑着说,“它可是草药,能治疗感冒,效果相当好。”

  戴好富是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站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2004年,从德国留学归来后,戴好富用10年时间跑遍了海南黎族村寨,从零开始,完成了《黎族药志》的写作,成了不折不扣的“药王”,而他研发的黎药产品也开始走向市场,不断创造出可喜的经济价值。

  在戴好富看来,海南岛上的每一株植物都是宝,都有着特殊的价值。而他的工作就是要发现这种价值,为人类服务。

  回首来海南的14年,从黎药的基础调查研究开始,戴好富闯出了满满的成就感,闯出了一片开阔的天空。如今,戴好富正谋划着创建独具海南特色的“黎药园”,让黎药成为海南岛特殊的“健康名片”。

  □南国都市报记者敖坤/文 陈卫东/图

  

  全新科研大门

  从德国到海南,他闯成了“黎药王”


  在戴好富看来,结缘海南,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幸运。

  2004年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结束博士后研究,戴好富同样面临着去哪里的问题?由于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他需要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最好是热带地区。

  “云南是一个选择,可那里师友众多,会扎堆。”经过一番考量,戴好富最终选择了海南——这个热带资源宝库。

  在海南,凭着一个股闯劲,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戴好富说:“从那时开始,我就选择了做黎药研究,做沉香研究。那时,这些都是冷门的领域。”

  为什么如此选择?戴好富神秘地笑了,“这或许是种巧合。”

  黎药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黎药在毒蛇咬伤、跌打损伤、接骨、风湿、疟疾等方面治疗疗效显著,至今还在海南中南部黎族村寨发挥着独特作用。

  然而,由于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通过口传手授的方式传承黎族民间医药知识,黎药传承现状堪忧。戴好富不得不面临黎药研究的空白,一切从零开始。

  从默默无闻开始,戴好富和他的团队用脚步走遍了海南100多个黎村山寨,向村里的“药王”请教、收集民间验方。

  这并非一件易事。因为黎族的用药处方大多祖传,仅有少数人掌握,从不外传。戴好富说:“只能跟他们反复解释,跟他们喝酒、交朋友。”渐渐地,村里的“药王”认可了这个外乡人,他们带领着戴好富进山找药、认药,一点点倾囊相授。

  历经十余年潜心研究,戴好富及其团队终于完成了被誉为“黎药大百科全书”的《黎族药志》,以及《海南黎药民间验方集》,填补了我国热带地区重要天然药物及黎药相关领域的空白,书中不仅收录了632种黎族常用药用植物,还收集了传统黎族医药的7776条处方,涉及660种疾病病种。

  由此,戴好富成了真正的“黎药王”,由此也闯开了一扇全新的科研大门。

 

  产业园里的南药--石斛阵像迷宫一样。

  不断尝试创新

  从黎药到产品“五步有故事,十步有产品”


  成为“黎药王”只是研究的第一步,在戴好富的规划中,将黎药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不断尝试,研制出新的健康产品造福社会,这才是更关键的一步。

  如今,他的这一理想正变为现实。

  3月3日,天气晴好,走在海南火山南药科技产业园内,戴好富步伐轻盈。作为这个产业园的技术支持专家,他对产业园内100多种药材了然于心。

  刚走两步,戴好富突然停了下来,手指着林下茂盛的植物,“你看远处的草丛里,有两块牌子紧挨着,写着三叉苦、九里香。”

  “你知道这是什么药材吗?”戴好富自问自答,“这就是三九胃泰最重要的两味药。而这正是我们海南黎药的配方。”

  望着那一株株茂盛的九里香,戴好富有些激动,“你看,一个黎药配方就足以产生这样巨大的效益。可想,黎药是个多么巨大的资源宝库。这些资源要是都能开发出来,那将是多么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在这个产业园里,石斛是最重要、最普遍的药材,一块块火山石上种满了绿油油的石斛。当喷灌的雨雾器打开,水雾弥漫,一段段小彩虹漂浮在石斛头顶,美若仙境。

  这正是戴好富研究的重点。因为,他正承担海南省的重大研发专项——火山岩石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他要通过一组组详实的科学数据深入解码石斛,要了解石斛在哪个季节采收最好、哪种成分对人体最有效、在火山石地区生长是否会给它带来一些改变……等到这些基础研究完成后,他就要研发出系列健康产品,实现产业化,拉长整个产业链。

  事实上,依托这个产业园,戴好富带着团队已经成功研发推出了全国首创以火山金钗石斛萃取原液为核心原料生产的,咱们海南自己的系列生态护肤品,包括面膜、洗面奶、精华液、眼霜等等。

  戴好富说:“未来的产业园将通过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实现五步有故事,十步有产品。而这正是黎药的未来。”

 3.jpg

  海南火山南药科技产业园出品的南药制品。

  别样新天地

  谋划打造海南的“健康名片”


  如今经过14年持续不断的深入研究,戴好富带领团队已经建立了海南黎药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提高了调查研究励成果信息共用共享的实用性和公益性;首次建立了黎药资源种质圃,对511种黎药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其中珍稀濒危的植物12种。同时还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海南省黎药产业技术研究体系和发展模式,研制各类黎药新产品超30个。一条以黎药为主线的产业链,正一点点形成。

  现在,戴好富正在酝酿“一件大事”——创建“黎药园”。

  在戴好富的设想中,这个产业园将不仅是种植黎药,还将承载起科普教育、产品研发、生态养生、休闲观光等功能,“黎药园将是一个旅游景点,大家可以在这里观赏、认识黎药,它还是一个产品展示园,大家可以从这里体验黎药产品的功效,也可以购买到黎药产品。这里面将是旅游产业、医疗健康产业、医药产业的融合。而黎药也将成为海南独有的一张健康名片。”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8/03/05/031422354.shtml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catasbgs@126.com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