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差”
如果说,在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先后有5名学生获奖尚未引起人们关注,那么,连续两年小学毕业会考成绩与海口市四所名校持平,则像地震一样震动了海南省教育界。
10年前,新上任的省教育厅长符鸿合到洋浦开发区来考察:十几所小学几乎清一色设在破败的庙堂里,这半边上着课,那半边佛教信徒们供神烧香,烟雾缭绕;开发区第一次组织小学毕业统考,语文成绩合格率仅为9.3%,平均成绩37.7分,10分以下者亦不在少数;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只有45.6%;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仅有40%,青壮年文盲率高达30%。
符鸿合厅长惊叹:“洋浦的教育与全省发达地区的教育有世纪之差!”
超常的发展
仅过10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学入学率达99%以上;中学适龄青少年入学率由40%上升到75%以上。对全区2800多名青壮年文盲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群众学习文化的壮观场面。
干冲小学是洋浦区内最大的一所小学,改革前校舍危房占一半以上,1200多学生只有14间破旧教室。现在,矗立在记者面前的是崭新的四层教学大楼,教室里焕然一新,还有灯光球场、电教室、图书室,与8年前真是天壤之别。据介绍,该校近两年的投资相当于过去40年投资的两倍,而干冲小学仅仅是洋浦所有学校的一个缩影。
成立仅两年半的洋浦实验学校,成绩最为突出,小学部去年和今年毕业生会考成绩,连续两年与海口市四所名校持平。在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先后有5名学生获奖。中学部考取中师、中专的学生数,两年翻了两番。
居民们深有感触地说:“8年来,洋浦最大的变化是学校,孩子们读书的条件越来越好了。”
超前的改革:“三制一包四自主”
在洋浦,教育超常的发展不是来自单纯的高投入,而是来自超前的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三制一包四自主”。
“三制”即定期评估考核制、校长负责制、教职员聘任制。一年一次的综合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学校等级,且不同等级之间差距很大;校长公开选聘;全体教职工竞争上岗。“一包”即根据学校等级核定学校编制及工资总额,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四自主”即在遵循有关管理规章的前提下,“校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聘用自主,经费使用权自主,内部分配自主,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自主”。而把对学校的评估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是此项改革的精髓。
体制转轨后,各校领导不再争编制,而是把精力放到了努力提高学校等级上。两年多来,各校先后从全国招聘管理人员及优秀教师达90多人,全区中学教师合格率从过去的45.6%一跃为现在的90%以上。
政府职能的改变
洋浦管理局未设教育局,只在社会发展局下设“科教主办”一职,承担相当于其他地区一个局的行政管理职能。“科教主办”只以间接管理为主,着重搞好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等宏观管理。凡属学校职权范围内的事,由学校自己负责管理,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这样就切实遵循了“政事分开”的原则,彻底转变了政府职能。
洋浦开发区“宁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自1993年开发区成立,3年内区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分别是175.7万元、362.8万元和650万元,年生均经费分别为300元、591元和1000元。公办教师的平均收入2年翻了2番,民、代教师的收入平均增长了4倍以上。
各界的评价
“这是一种既有内部又有外部、既有微观又有宏观的学校管理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全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兰宏生如是评价。
今年一月,海南省教育厅在洋浦召开全省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向全省推广“洋浦模式”。洋浦实验学校校长陈光,这位1994年应聘到该校的东北汉子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道:“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公平的管理模式,老师都很欣赏这种模式。”曾在洋浦任教、现任海口市教育局教研员的关新凤说:“我1996年应聘到这里时,对这一全新的管理体制很新奇,这是促使我留在洋浦的原因之一,它给我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
如果说,在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先后有5名学生获奖尚未引起人们关注,那么,连续两年小学毕业会考成绩与海口市四所名校持平,则像地震一样震动了海南省教育界。
10年前,新上任的省教育厅长符鸿合到洋浦开发区来考察:十几所小学几乎清一色设在破败的庙堂里,这半边上着课,那半边佛教信徒们供神烧香,烟雾缭绕;开发区第一次组织小学毕业统考,语文成绩合格率仅为9.3%,平均成绩37.7分,10分以下者亦不在少数;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只有45.6%;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仅有40%,青壮年文盲率高达30%。
符鸿合厅长惊叹:“洋浦的教育与全省发达地区的教育有世纪之差!”
超常的发展
仅过10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学入学率达99%以上;中学适龄青少年入学率由40%上升到75%以上。对全区2800多名青壮年文盲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群众学习文化的壮观场面。
干冲小学是洋浦区内最大的一所小学,改革前校舍危房占一半以上,1200多学生只有14间破旧教室。现在,矗立在记者面前的是崭新的四层教学大楼,教室里焕然一新,还有灯光球场、电教室、图书室,与8年前真是天壤之别。据介绍,该校近两年的投资相当于过去40年投资的两倍,而干冲小学仅仅是洋浦所有学校的一个缩影。
成立仅两年半的洋浦实验学校,成绩最为突出,小学部去年和今年毕业生会考成绩,连续两年与海口市四所名校持平。在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先后有5名学生获奖。中学部考取中师、中专的学生数,两年翻了两番。
居民们深有感触地说:“8年来,洋浦最大的变化是学校,孩子们读书的条件越来越好了。”
超前的改革:“三制一包四自主”
在洋浦,教育超常的发展不是来自单纯的高投入,而是来自超前的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三制一包四自主”。
“三制”即定期评估考核制、校长负责制、教职员聘任制。一年一次的综合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学校等级,且不同等级之间差距很大;校长公开选聘;全体教职工竞争上岗。“一包”即根据学校等级核定学校编制及工资总额,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四自主”即在遵循有关管理规章的前提下,“校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聘用自主,经费使用权自主,内部分配自主,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自主”。而把对学校的评估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是此项改革的精髓。
体制转轨后,各校领导不再争编制,而是把精力放到了努力提高学校等级上。两年多来,各校先后从全国招聘管理人员及优秀教师达90多人,全区中学教师合格率从过去的45.6%一跃为现在的90%以上。
政府职能的改变
洋浦管理局未设教育局,只在社会发展局下设“科教主办”一职,承担相当于其他地区一个局的行政管理职能。“科教主办”只以间接管理为主,着重搞好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等宏观管理。凡属学校职权范围内的事,由学校自己负责管理,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这样就切实遵循了“政事分开”的原则,彻底转变了政府职能。
洋浦开发区“宁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自1993年开发区成立,3年内区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分别是175.7万元、362.8万元和650万元,年生均经费分别为300元、591元和1000元。公办教师的平均收入2年翻了2番,民、代教师的收入平均增长了4倍以上。
各界的评价
“这是一种既有内部又有外部、既有微观又有宏观的学校管理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全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兰宏生如是评价。
今年一月,海南省教育厅在洋浦召开全省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向全省推广“洋浦模式”。洋浦实验学校校长陈光,这位1994年应聘到该校的东北汉子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道:“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公平的管理模式,老师都很欣赏这种模式。”曾在洋浦任教、现任海口市教育局教研员的关新凤说:“我1996年应聘到这里时,对这一全新的管理体制很新奇,这是促使我留在洋浦的原因之一,它给我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