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原木七成带有害虫,我省一项研究成果表明———
海水浸泡可杀木中害虫
本报讯(记者杨春虹 通讯员林明光 张宁)日前,海南检验检疫局主持的《海水浸泡处理原木杀虫效果研究》通过专家组鉴定,我省口岸今后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海水资源对进口原木进行有效除害处理。这一研究不但大大节省除害处理费,同时提高了进口原木的检疫效果,可以更为有效地防止国外有害生物入侵。
近年来,我省每年大约进口10万立方米的原木,用于加工生产胶合板,其中70%以上批次的进口原木发现带有危险性害虫,必须实施有效的除害处理。口岸一旦发现疫情,如果只进行表面消毒后放行则达不到有效除害目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很大。
海南检验检疫局在国内率先进行了淡水、海水及海水加药剂浸泡对原木害虫杀灭效果的系统研究。根据本课题研究成果,从国外进口原木时,结合现场检疫监管措施和残余树皮销毁处理,把海水浸泡除害技术指标有机地结合到进口原木加工生产工艺中可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避免了在输出国剥除树皮和入境口岸进行熏蒸处理,大大节省了因进口原木带检疫性害虫的除害处理费用,缩短了进口原木运转周期,并提高进口原木的检疫效果,有效地防止国外有害生物入侵。
由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所、深圳检疫局、上海检疫局、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认为,该科研课题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及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在原木检疫除害处理领域属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