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日报 》( 2018年06月06日 07 版)
邬慧彧本报记者操戈邓卫哲
900亩哈密瓜没有青枯病,望着硕果累累的哈密瓜地,海南林氏联合果业有限公司的林春富笑开了花。“这要感谢热科院测试中心的富帝高酸性土壤改良肥。”林春富终于相信了科技支农的重要性。
“土壤健康了,农作物自然容易长好。”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以下简称热科院测试中心)科研人员叶海辉介绍,酸性土壤改良肥具有调节土壤ph值、降低产品重金属镉含量、抑制土传病害等作用。
每次说起这事,林富春都感到庆幸,之前哈密瓜长势太差,已经打算改种柚子了。最后在热科院测试中心专家的反复建议下,他才在一小块地上使用了改良肥。
“幸亏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了,没想到使用改良肥效果特别好。”林富春说,改良肥效果明显,不仅苗变壮了,而且瓜的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更甜了。今年他主动找到热科院测试中心,在900亩瓜地都用上了酸性土壤改良肥。
近年来,热科院测试中心除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外,还在海南农检体系建设、农产品风险监测与隐患排查、农业品牌化建设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建体系、盯风险,“管”出农产品安全
三亚市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的质检员们一早就在忙碌着,与几年前相比他们的工作更有干劲儿了。2016年在热科院测试中心袁宏球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全力帮助下,预警中心经过一年的努力顺利通过了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从此预警中心发布的数据终于有了法律效应和权威性。
帮助三亚获得资质后,袁宏球与其团队又先后在东方、海口等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资质认证和全省市县农检人员培训,在全省范围内营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当前海南省对出岛蔬菜水果下达“铁律”,必须经过100%检测才能持证出岛。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近年来,热科院测试中心利用自身优势,一步步帮助海南加强市县农检机构建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在冬春瓜菜上市的季节,每天海口的新海港、秀英港和南港“三港”码头都有大量瓜菜运输车辆急需出港。为保证100%持证出岛,承担海南省冬季瓜菜质量安全检测专项任务的测试中心工作人员经常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的抽样、检测、出具报告;同时,他们不定期到瓜菜基地开展农产品抽检,强化质量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出岛瓜菜安全可靠。
严检测、把认证,助推品牌强农
在热科院儋州试验场,热带农业科技博览园种植的火龙果、菠萝蜜,已顺利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
像这样的认证几乎每个月都有,近年来海南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越来越重视“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农业品牌的打造成为了生产经营主体的重要任务。2017年海南全省新认证“三品一标”19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7个,绿色食品21个,有机农产品8个,地理标志产品11个,数量远超往年。
与“三品一标”认证数量成正比的是测试中心检测人员的工作量的成倍增加,作为全省唯一拥有“三品一标”检测认证资质的单位,热科院测试中心为海南品牌建设夯实了基础。
热科院测试中心主任罗金辉坦言,作为我国冬季“菜篮子”和特色“果盘子”重要基地的海南省,质量安全问题尤为社会所关注。下一步热科院测试中心将继续深入参与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为海南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8-06/06/nw.D110000nmrb_20180606_3-0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