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走出去”!这是9月10日在海口举行的“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论坛”上代表们频频脱口而出的字眼。
在新国宾馆的金色大厅里,来自国内的一批专家学者指点“橡胶”,激扬文字,指出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速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包括琼垦区在内的我国天然橡胶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海南垦区胶园面积370万亩,年产干胶近23万吨,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今年,海南农垦总局领导班子提出,走“集团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经营路子,做大做强琼垦区橡胶产业。位居“龙头”的海南垦区大橡胶产业发展自然是此次与会专家学者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橡胶蛋糕要做大
与会代表何康是原农业部部长、新中国橡胶事业开拓者之一,同时也是我省原热作两院的第一任院长。
何康在会议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我国天然橡胶供需缺口巨大,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天然胶。这是挑战,也是近些年来包括琼垦区在内的我国天然橡胶大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战胜这个挑战,我辈中人责无旁贷!
权威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天然橡胶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7%,消费量却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0%,国内产量增长速度只有消费增速的1/3,从2001年起,我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进口国。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这一巨大的供求缺口还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扩大。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昌元在会议发言中指出,海南的天然橡胶产业目前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他介绍说,由于马来西亚大幅度调整橡胶种植面积,目前已减少350多万公顷,而且还在继续减少。而国际上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年年都在增加,这为我省大力发展橡胶产业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据了解,海南农垦正在紧抓机遇不放,采取了加快生产布局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调整;加强市场建设和流通体系建设;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措施。
让科研成果挺进市场
“转基因技术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在美国、中国等国家,已把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棉花、大豆等农作物,转基因生物技术如果广泛在橡胶领域内应用和发展,将使橡胶产业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知名的生物领域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说,转基因技术在橡胶树上的应用可使其产量增加10%———20%以上,海南农垦有370万亩橡胶,年产干胶23万吨,如果能广泛运用转基因技术,其效益可不得了!
强调先进科技在橡胶生产领域内的重要作用,是这次高级论坛的热点话题之一。与会专家们认为:注重科研投入,加速培养橡胶领域的高端人才,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普及是促进橡胶产业升级,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热农院校院长张春发在论坛中指出,在加强橡胶科研力量的同时要加强现有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推广。他说,正在小范围内应用的橡胶树增产刺激剂,经过近10年的应用实践证明,该刺激剂的使用可平均提高橡胶产量12.5%,这一成果如果及时转化,对我国植胶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春发算了一笔账:我国现有植胶面积940万亩,估计每年至少应用橡胶刺激剂9455吨,世界植胶面积为13530万亩,开割面积是12462万亩,如果本产品占据1/3的国际市场,则每年需要32966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每吨刺激剂纯利润约2000元,经济效益可观。
“我们可以转化的橡胶科研成果,还有橡胶树五天一刀低频割胶技术和气体刺激微割技术、地毯背衬海绵配合胶乳等,”张春发说,“让这些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躺在科研机构里睡觉,真的很可惜!”
张春发还建议:我国发展天然橡胶事业比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主要产胶国起步晚,为了加快发展进程,我们应尽可能在各个领域引进、消化、吸收、应用或跟踪研究国外的先进科研技术。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天然橡胶事业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新闻发布会上, 海南农垦有关负责人回答记者的相关提问时表态:我们正在建立健全海南橡胶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建立橡胶的引种、育种和推广示范基地。
http://www.hndaily.com.cn/new//php/20040915/22145.php
在新国宾馆的金色大厅里,来自国内的一批专家学者指点“橡胶”,激扬文字,指出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速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包括琼垦区在内的我国天然橡胶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海南垦区胶园面积370万亩,年产干胶近23万吨,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今年,海南农垦总局领导班子提出,走“集团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经营路子,做大做强琼垦区橡胶产业。位居“龙头”的海南垦区大橡胶产业发展自然是此次与会专家学者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橡胶蛋糕要做大
与会代表何康是原农业部部长、新中国橡胶事业开拓者之一,同时也是我省原热作两院的第一任院长。
何康在会议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我国天然橡胶供需缺口巨大,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天然胶。这是挑战,也是近些年来包括琼垦区在内的我国天然橡胶大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战胜这个挑战,我辈中人责无旁贷!
权威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天然橡胶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7%,消费量却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0%,国内产量增长速度只有消费增速的1/3,从2001年起,我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进口国。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这一巨大的供求缺口还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扩大。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昌元在会议发言中指出,海南的天然橡胶产业目前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他介绍说,由于马来西亚大幅度调整橡胶种植面积,目前已减少350多万公顷,而且还在继续减少。而国际上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年年都在增加,这为我省大力发展橡胶产业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据了解,海南农垦正在紧抓机遇不放,采取了加快生产布局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调整;加强市场建设和流通体系建设;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措施。
让科研成果挺进市场
“转基因技术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在美国、中国等国家,已把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棉花、大豆等农作物,转基因生物技术如果广泛在橡胶领域内应用和发展,将使橡胶产业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知名的生物领域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说,转基因技术在橡胶树上的应用可使其产量增加10%———20%以上,海南农垦有370万亩橡胶,年产干胶23万吨,如果能广泛运用转基因技术,其效益可不得了!
强调先进科技在橡胶生产领域内的重要作用,是这次高级论坛的热点话题之一。与会专家们认为:注重科研投入,加速培养橡胶领域的高端人才,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普及是促进橡胶产业升级,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热农院校院长张春发在论坛中指出,在加强橡胶科研力量的同时要加强现有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推广。他说,正在小范围内应用的橡胶树增产刺激剂,经过近10年的应用实践证明,该刺激剂的使用可平均提高橡胶产量12.5%,这一成果如果及时转化,对我国植胶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春发算了一笔账:我国现有植胶面积940万亩,估计每年至少应用橡胶刺激剂9455吨,世界植胶面积为13530万亩,开割面积是12462万亩,如果本产品占据1/3的国际市场,则每年需要32966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每吨刺激剂纯利润约2000元,经济效益可观。
“我们可以转化的橡胶科研成果,还有橡胶树五天一刀低频割胶技术和气体刺激微割技术、地毯背衬海绵配合胶乳等,”张春发说,“让这些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躺在科研机构里睡觉,真的很可惜!”
张春发还建议:我国发展天然橡胶事业比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主要产胶国起步晚,为了加快发展进程,我们应尽可能在各个领域引进、消化、吸收、应用或跟踪研究国外的先进科研技术。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天然橡胶事业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新闻发布会上, 海南农垦有关负责人回答记者的相关提问时表态:我们正在建立健全海南橡胶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建立橡胶的引种、育种和推广示范基地。
http://www.hndaily.com.cn/new//php/20040915/22145.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