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文城10月15日电 (记者陈超 通讯员林红生 覃伟权)10倍功效的显微镜下,啮小蜂像长着翅膀的黑蚂蚁,在椰心叶甲肉白色的虫蛹上下爬动。这种已在全世界29个国家得以引进的寄生蜂,被国际认为是“最快而且最有效又最安全、可长期控制椰心叶甲的最佳方法”。由台湾引进到海南13天后,生活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隔离室里的啮小蜂情况良好。
10月2日,结束了为期10天的考察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台湾屏东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引进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协议,得到国家质检总局、台办等单位的批准。目前,热农院校的“椰心叶甲天敌和应用技术引进及其推广项目”已上报国家“948”计划。
为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在今年上半年投入近10万元建立了50平方米的椰心叶甲天敌隔离实验室。记者今天看到,实验室有4道门、3道玄关及一条3米长的黑道,以防止有趋光性的椰心叶甲逃逸。实验室室内温度控制在26到28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75%到80%之间。
据了解,今后40多天时间里,专家们将培养2个世代的啮小蜂,确保其不携带有害病原微生物,并不对其他人和动物产生危害;同时还进行包括非标靶昆虫寄生实验等安全性评估;然后,进入啮小蜂的适应性试验,分析其生物习性和生态习性,并开始大规模生产阶段。
啮小蜂与此前我省引进的椰甲截脉姬小蜂一样,原产于太平洋上的岛屿,属于椰心叶甲天敌中的蛹寄蜂,最早在1835年就开始被虫害国引进用于防治椰心叶甲。啮小蜂一个生长世代为20天,其中长达10天的卵、幼虫、蛹时期均在椰心叶甲的蛹中度过,长过姬小蜂作用于椰心叶甲的时间。
借助近80倍功效的显微镜,可看到姬小蜂像蚂蚁般大小。而要达到同样效果,啮小蜂则只需放大10倍。
啮小蜂传播速度很快,一个月能飞行扩散到直径40到50公里的范围内。
(一名科研人员正在透过显微镜观察啮小蜂成虫。本报记者 宋国强 实习生 王琦 摄)
http://www.hndaily.com.cn/new//php/20041016/26347.php
10月2日,结束了为期10天的考察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台湾屏东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引进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协议,得到国家质检总局、台办等单位的批准。目前,热农院校的“椰心叶甲天敌和应用技术引进及其推广项目”已上报国家“948”计划。
为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在今年上半年投入近10万元建立了50平方米的椰心叶甲天敌隔离实验室。记者今天看到,实验室有4道门、3道玄关及一条3米长的黑道,以防止有趋光性的椰心叶甲逃逸。实验室室内温度控制在26到28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75%到80%之间。
据了解,今后40多天时间里,专家们将培养2个世代的啮小蜂,确保其不携带有害病原微生物,并不对其他人和动物产生危害;同时还进行包括非标靶昆虫寄生实验等安全性评估;然后,进入啮小蜂的适应性试验,分析其生物习性和生态习性,并开始大规模生产阶段。
啮小蜂与此前我省引进的椰甲截脉姬小蜂一样,原产于太平洋上的岛屿,属于椰心叶甲天敌中的蛹寄蜂,最早在1835年就开始被虫害国引进用于防治椰心叶甲。啮小蜂一个生长世代为20天,其中长达10天的卵、幼虫、蛹时期均在椰心叶甲的蛹中度过,长过姬小蜂作用于椰心叶甲的时间。
借助近80倍功效的显微镜,可看到姬小蜂像蚂蚁般大小。而要达到同样效果,啮小蜂则只需放大10倍。
啮小蜂传播速度很快,一个月能飞行扩散到直径40到50公里的范围内。
(一名科研人员正在透过显微镜观察啮小蜂成虫。本报记者 宋国强 实习生 王琦 摄)
http://www.hndaily.com.cn/new//php/20041016/26347.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