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详细
外来物种凶猛 祸害不容小视
作者:陈超 林红生 来源:海南日报 日期:2019-07-01
椰心叶甲、美洲斑潜蝇、飞机草、假臭草、三裂蟛蜞菊、福寿螺……
外来物种凶猛 祸害不容小视

  外来生物在动植物界,正以沉默外表掩饰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搏斗。

  不再害羞的含羞草

  “铲除外来有害生物”宣传板上,赫然贴着含羞草的图片和说明,含羞草,这也是外来有害生物?

  平素匍匐在路边草丛里的低矮含羞草,只能引起人们好奇的触碰。但细心的科技工作者最近在海口美兰机场路旁,发现了大若十二人圆桌,高过一米的含羞草丛,枝条带刺,不容人畜轻易接近。据调查,含羞草当年是因为枝条柔软、富有营养,作为饲料作物从美洲被引进。但如今,这些含羞草与本地种自然杂交后,在人们不察觉之时变粗变大,带刺,并悄无声息地侵占农田,最终成为外来有害生物。

  专家解释,我们生活中随处充满着外来生物,包括橡胶、西红柿等等。可一旦这些从远方来的生物,到新区域后,可以自我维持种群,因数量失控,对新区域农林牧渔等生产造成破坏,引发了生态灾难,就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据统计,我省现已发现160多种外来入侵生物,其中80多种威胁着我省农作物,尤其严重的有椰心叶甲、美洲斑潜蝇、飞机草、假臭草、三裂蟛蜞菊、福寿螺等10多种。

  变废为宝路还长

  我省科研工作者对这些外来入侵生物,基本采用3种控制策略:

  物理防治,指组织人力,使用机械和工具,进行砍伐、铲割、打捞等。但由于很多外来物种,多数都是生命力顽强才泛滥成灾的,它们的根系发达,或者种子散播很快,一般的物理防治很难清除;

  化学防治,指施用草甘膦等除草剂,使有害生物通过叶面吸收后,在根部积聚,造成腐烂。化学防治法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效果,但除草剂的化学成分也会残存在土壤里,造成土壤被污染和破坏;

  生物防治,指释放专食性天敌,如昆虫、细菌等,对有害生物进行长期的控制,时间较长,但控制能更彻底。

  由于很多外来有害生物当初被引进时,都具有某些方面的“特长”,譬如俗称“水葫芦”的凤眼莲,曾被广泛使用于猪饲料中,飞机草也是种很好的绿肥原料,后来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品,被人们遗弃,造成在自然界疯长的失控局面。在今天的行动中,热农院校的科技人员对凤眼莲进行打捞后,用机械压青,可以做绿肥或投入沼气池,达到初步变废为宝的效果。

  还有很多外来入侵生物,在新区域扩散迅速,主要原因是没有天敌的制约。热农院校的科研人员由此想到,以飞机草这些植物中的活性成分,研制使害虫拒食的植物保护剂。但这样的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还无一成品。

  打一场人民战争

  躲避了天敌的制约,外来有害生物在新区域是不可能被根除的。专家一再表示,等到外来生物造成入侵的后果,国家和社会将承担巨大的铲除成本。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预防有害生物的入侵。

  按照国家农业部部署,我省今天开始进行铲除外来有害生物行动。此次行动的目的,是让社会公众都认识到生物入侵的危害性,并了解相关知识。因为除了政府职能部门加强联合防控,科研单位加强科研,提高预警、风险评估、监测等技术能力外,广大群众参与抵制外来生物入侵,也非常关键。

  专家提醒说,农户在引种新品种时,不要只顾效益,还应了解种苗的来源,到底安不安全。先在小范围里隔离栽培一下,防止带病害的植株贸然进入大田,造成大面积的扩散;对于准备遗弃的活植株,也不要随意丢弃在野外,造成外来物种的外逸等等。很多小细节,当初稍微麻烦一点,到后来,却能避免大面积绝收的惨痛后果。 (本报那大7月3日电)

http://hnrb.hinews.cn/php/20050704/64302.php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中国热科院在热区典型系统作物中农药的污染特征、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热科院“澜湄国家热带果蔬加工与检测合作平台建设”入选外交部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项目清单
  • 庆丰收 迎盛会 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在行动
  • 中国热科院揭示CC类谷氧还蛋白介导活性氧平衡调控木薯抗旱的分子机制
  • 热科这十年 | 围绕创新链布局设施链 持续强化能力条件支撑
  • 热科这十年 |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资源 高位服务国家科技外交

热区热点

  • 广东湛江:徐闻菠萝熟了!书记县长公开信引客来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外来物种凶猛 祸害不容小视

  作者: 陈超 林红生   来源: 海南日报  日期: 2019-07-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椰心叶甲、美洲斑潜蝇、飞机草、假臭草、三裂蟛蜞菊、福寿螺……
外来物种凶猛 祸害不容小视

  外来生物在动植物界,正以沉默外表掩饰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搏斗。

  不再害羞的含羞草

  “铲除外来有害生物”宣传板上,赫然贴着含羞草的图片和说明,含羞草,这也是外来有害生物?

  平素匍匐在路边草丛里的低矮含羞草,只能引起人们好奇的触碰。但细心的科技工作者最近在海口美兰机场路旁,发现了大若十二人圆桌,高过一米的含羞草丛,枝条带刺,不容人畜轻易接近。据调查,含羞草当年是因为枝条柔软、富有营养,作为饲料作物从美洲被引进。但如今,这些含羞草与本地种自然杂交后,在人们不察觉之时变粗变大,带刺,并悄无声息地侵占农田,最终成为外来有害生物。

  专家解释,我们生活中随处充满着外来生物,包括橡胶、西红柿等等。可一旦这些从远方来的生物,到新区域后,可以自我维持种群,因数量失控,对新区域农林牧渔等生产造成破坏,引发了生态灾难,就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据统计,我省现已发现160多种外来入侵生物,其中80多种威胁着我省农作物,尤其严重的有椰心叶甲、美洲斑潜蝇、飞机草、假臭草、三裂蟛蜞菊、福寿螺等10多种。

  变废为宝路还长

  我省科研工作者对这些外来入侵生物,基本采用3种控制策略:

  物理防治,指组织人力,使用机械和工具,进行砍伐、铲割、打捞等。但由于很多外来物种,多数都是生命力顽强才泛滥成灾的,它们的根系发达,或者种子散播很快,一般的物理防治很难清除;

  化学防治,指施用草甘膦等除草剂,使有害生物通过叶面吸收后,在根部积聚,造成腐烂。化学防治法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效果,但除草剂的化学成分也会残存在土壤里,造成土壤被污染和破坏;

  生物防治,指释放专食性天敌,如昆虫、细菌等,对有害生物进行长期的控制,时间较长,但控制能更彻底。

  由于很多外来有害生物当初被引进时,都具有某些方面的“特长”,譬如俗称“水葫芦”的凤眼莲,曾被广泛使用于猪饲料中,飞机草也是种很好的绿肥原料,后来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品,被人们遗弃,造成在自然界疯长的失控局面。在今天的行动中,热农院校的科技人员对凤眼莲进行打捞后,用机械压青,可以做绿肥或投入沼气池,达到初步变废为宝的效果。

  还有很多外来入侵生物,在新区域扩散迅速,主要原因是没有天敌的制约。热农院校的科研人员由此想到,以飞机草这些植物中的活性成分,研制使害虫拒食的植物保护剂。但这样的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还无一成品。

  打一场人民战争

  躲避了天敌的制约,外来有害生物在新区域是不可能被根除的。专家一再表示,等到外来生物造成入侵的后果,国家和社会将承担巨大的铲除成本。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预防有害生物的入侵。

  按照国家农业部部署,我省今天开始进行铲除外来有害生物行动。此次行动的目的,是让社会公众都认识到生物入侵的危害性,并了解相关知识。因为除了政府职能部门加强联合防控,科研单位加强科研,提高预警、风险评估、监测等技术能力外,广大群众参与抵制外来生物入侵,也非常关键。

  专家提醒说,农户在引种新品种时,不要只顾效益,还应了解种苗的来源,到底安不安全。先在小范围里隔离栽培一下,防止带病害的植株贸然进入大田,造成大面积的扩散;对于准备遗弃的活植株,也不要随意丢弃在野外,造成外来物种的外逸等等。很多小细节,当初稍微麻烦一点,到后来,却能避免大面积绝收的惨痛后果。 (本报那大7月3日电)

http://hnrb.hinews.cn/php/20050704/64302.php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catasbgs@126.com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