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得力措施抓好抗风救灾工作
9月26日,今年第18号台风“达维”在我市登陆。在这次防风防汛抢险工作中,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宁市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认真贯彻市委书记胡光辉同志关于第18号台风“达维”防风防汛抢险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各项防风防汛措施,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紧急动员
指挥中心把这次防风防汛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指挥中心主要领导立即主持召开抗灾紧急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胡光辉同志关于第18号台风“达维”防风防汛抢险工作的指示精神,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在班子中进行分工,并组成防风防汛抢险工作队,立即分头带领干部亲临宿舍区、各镇农技服务“110”站和各科技项目单位,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投入防风防汛斗争。当天夜间,指挥中心领导在办公室值班,坚守防台风一线,检查落实防台风各项措施。
二、作好防范和安全转移工作
在做好办公室的防风加固工作的同时,为了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指挥中心领导亲临第一线,挨家挨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干部群众对房屋进行检查、加固,组织住在危房的人员及时安全转移。共转移群众46户,360人。在这次防风防汛工作中,指挥中心及各服务站中有的丁瑞蓉、陈传志、苏小琳、邢冠峰、吕克强、叶珍、符儒民、李东明、李邓明、陈明义、林花、梁连和、崔丁和等同志表现突出,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好评。
三、及时了解受灾情况,
26日下午,指挥中心组成工作队,由指挥中心领导带队赴各镇了解农技服务“110”站和各项目单位检查灾情,了解受灾损失情况,并召开灾情损失分析会议,分析灾害程度,研究部署下一步的灾后重建工作。据统计,在这次台风中,指挥中心、各农技服务“110”站和各项目单位直接经济损失达917万元,其中,后安野生海鸭人工孵化技术示范及推广基地78万元,海巴戟新药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基地65万元,东山羊舍饲技术研究基地63万元,海巴戟GAP种植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180万元,益智等六大南药GAP种植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60万元,高良姜等六大南药GAP种植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66万元,槟榔GAP种植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50万元,广藿香GAP种植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80万元,海洋生态环境保健养殖系统基地86万元,海南枫蓼肠胃康合济及固体分散体的研究开发项目69万元,全市各农技服务“110”站损失120万元。
27日下午,省科技厅王圣俊副厅长带领带省救灾小组到市指挥中心检查救灾工作,王副厅长充分肯定了指挥中心在这次防风防汛抢险中的工作,并要求我们为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提供科技服务。
四、抓好灾后恢复工作
指挥中心经研究决定,结合当前防风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基层,了解灾情,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一是联合中国热带作物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专家明建鸿、邢谷扬、魏守兴、罗世巧、黄武仁等8位专家来我市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长丰、大茂、礼纪、后安等镇灾区人民开展生产自救工作提供热作、南药、瓜菜、水稻、果树等技术服务;二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服务“110”的作用,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在防风救灾期间坚持全天24小时值班;三是开通农业科技信息视频系统,及时了解、反馈和分析灾情,研究各种技术措施,为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提供服务。至目前,热农院校暨万宁市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科技专家联合服务队已为我市6个镇936户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技术服务的作物品种有胡椒、橡胶、槟榔、荔枝、广藿香、海巴戟、香草兰、檀香、丁香、龙眼、芒果等作物,技术指导养殖业有野海鸭、东山羊等;技术指导总面积达13666亩。
收录时间:2005-09-29
作 者:苏小琳
http://wanning.hainan.gov.cn/wnnew/news/read.php?type=news&id=1441
9月26日,今年第18号台风“达维”在我市登陆。在这次防风防汛抢险工作中,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宁市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认真贯彻市委书记胡光辉同志关于第18号台风“达维”防风防汛抢险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各项防风防汛措施,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紧急动员
指挥中心把这次防风防汛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指挥中心主要领导立即主持召开抗灾紧急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胡光辉同志关于第18号台风“达维”防风防汛抢险工作的指示精神,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在班子中进行分工,并组成防风防汛抢险工作队,立即分头带领干部亲临宿舍区、各镇农技服务“110”站和各科技项目单位,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投入防风防汛斗争。当天夜间,指挥中心领导在办公室值班,坚守防台风一线,检查落实防台风各项措施。
二、作好防范和安全转移工作
在做好办公室的防风加固工作的同时,为了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指挥中心领导亲临第一线,挨家挨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干部群众对房屋进行检查、加固,组织住在危房的人员及时安全转移。共转移群众46户,360人。在这次防风防汛工作中,指挥中心及各服务站中有的丁瑞蓉、陈传志、苏小琳、邢冠峰、吕克强、叶珍、符儒民、李东明、李邓明、陈明义、林花、梁连和、崔丁和等同志表现突出,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好评。
三、及时了解受灾情况,
26日下午,指挥中心组成工作队,由指挥中心领导带队赴各镇了解农技服务“110”站和各项目单位检查灾情,了解受灾损失情况,并召开灾情损失分析会议,分析灾害程度,研究部署下一步的灾后重建工作。据统计,在这次台风中,指挥中心、各农技服务“110”站和各项目单位直接经济损失达917万元,其中,后安野生海鸭人工孵化技术示范及推广基地78万元,海巴戟新药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基地65万元,东山羊舍饲技术研究基地63万元,海巴戟GAP种植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180万元,益智等六大南药GAP种植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60万元,高良姜等六大南药GAP种植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66万元,槟榔GAP种植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50万元,广藿香GAP种植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80万元,海洋生态环境保健养殖系统基地86万元,海南枫蓼肠胃康合济及固体分散体的研究开发项目69万元,全市各农技服务“110”站损失120万元。
27日下午,省科技厅王圣俊副厅长带领带省救灾小组到市指挥中心检查救灾工作,王副厅长充分肯定了指挥中心在这次防风防汛抢险中的工作,并要求我们为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提供科技服务。
四、抓好灾后恢复工作
指挥中心经研究决定,结合当前防风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基层,了解灾情,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一是联合中国热带作物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专家明建鸿、邢谷扬、魏守兴、罗世巧、黄武仁等8位专家来我市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长丰、大茂、礼纪、后安等镇灾区人民开展生产自救工作提供热作、南药、瓜菜、水稻、果树等技术服务;二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服务“110”的作用,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在防风救灾期间坚持全天24小时值班;三是开通农业科技信息视频系统,及时了解、反馈和分析灾情,研究各种技术措施,为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提供服务。至目前,热农院校暨万宁市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科技专家联合服务队已为我市6个镇936户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技术服务的作物品种有胡椒、橡胶、槟榔、荔枝、广藿香、海巴戟、香草兰、檀香、丁香、龙眼、芒果等作物,技术指导养殖业有野海鸭、东山羊等;技术指导总面积达13666亩。
收录时间:2005-09-29
作 者:苏小琳
http://wanning.hainan.gov.cn/wnnew/news/read.php?type=news&id=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