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详细
《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踏踏实实做研究 全心全意为人民
作者:光明日报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1-04-29

踏踏实实做研究 全心全意为人民

——二谈时代需要“泥腿子”精神

本报评论员


  “泥腿子”院长王庆煌及其团队的故事,真切,朴实,透着泥土的芬芳,读来令人感动。作为农业科学家,他们在田间地头的实验室里,俯得下身子,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作为农民的智囊,他们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和农民心连心,为广大群众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身上,鲜明地体现了当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无怨无悔的人生信念、踏踏实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全心全意的为民情怀,堪称“泥腿子”精神的优秀代表。
  一个人对生活的选择,往往最能体现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值得,什么是意义……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人们真实的生活之中。当年,王庆煌从学校毕业后,选择做农业科研,选择挑起重担,选择为农服务,就是他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诠释。虽然面对去留,他也曾经犹豫过、动摇过,但一旦消除困惑,他的人生信念就坚如磐石。同样,王庆煌的同事彭明放弃了国外的优裕生活,落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也是因为“追求在,理想在,多少金钱和地位都收买不了”。毫无疑问,正是有了人生信念这颗“定心丸”,王庆煌他们的目光才那么淡定,他们的步子才那么稳健。
  真正的“泥腿子”除了要沉得下心,也要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科研工作不是儿戏,来不得半点马马虎虎、粗枝大叶,更容不下一丝心浮气躁、弄虚作假。严谨的科学精神,是科研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是一切科研工作得以成功的基本前提。尤其对于农业科研来说,研究者更要克服很多艰难困苦,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步一步地突破,这样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在王庆煌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没有他三年坚持不懈的细致观察和摸索,“签拔授粉法”的发明及其后续的经济效益是难以想象的。

  王庆煌说,要把论文写在热区的土地上。这是科技惠民的生动体现,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无数奋斗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将科学研究与服务群众、支援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让科技真正转化成了先进生产力。他们之中很多人,不为名、不图利,甘当科技成果的“二传手”,使科研活动最大限度地惠及了百姓的生产生活。可以说,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作用和服务意识,真正让科研成果在土地上扎下了根,在群众心里开了花。
  为科学为百姓的人生,是辛苦的也是崇高的。多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累累硕果,是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密切相关的。王庆煌及其团队是这个群体的优秀代表。新时期,进一步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宣传和学习他们的人生信念、科学精神和为民情怀,是继续保持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大力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着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有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讲奉献求进步的科技工作者队伍,我国科技发展一定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中国热科院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技术认可表彰
  • 中国热科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太极拳交流比赛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踏踏实实做研究 全心全意为人民

  作者: 光明日报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11-04-29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踏踏实实做研究 全心全意为人民

——二谈时代需要“泥腿子”精神

本报评论员


  “泥腿子”院长王庆煌及其团队的故事,真切,朴实,透着泥土的芬芳,读来令人感动。作为农业科学家,他们在田间地头的实验室里,俯得下身子,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作为农民的智囊,他们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和农民心连心,为广大群众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身上,鲜明地体现了当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无怨无悔的人生信念、踏踏实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全心全意的为民情怀,堪称“泥腿子”精神的优秀代表。
  一个人对生活的选择,往往最能体现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值得,什么是意义……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人们真实的生活之中。当年,王庆煌从学校毕业后,选择做农业科研,选择挑起重担,选择为农服务,就是他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诠释。虽然面对去留,他也曾经犹豫过、动摇过,但一旦消除困惑,他的人生信念就坚如磐石。同样,王庆煌的同事彭明放弃了国外的优裕生活,落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也是因为“追求在,理想在,多少金钱和地位都收买不了”。毫无疑问,正是有了人生信念这颗“定心丸”,王庆煌他们的目光才那么淡定,他们的步子才那么稳健。
  真正的“泥腿子”除了要沉得下心,也要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科研工作不是儿戏,来不得半点马马虎虎、粗枝大叶,更容不下一丝心浮气躁、弄虚作假。严谨的科学精神,是科研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是一切科研工作得以成功的基本前提。尤其对于农业科研来说,研究者更要克服很多艰难困苦,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步一步地突破,这样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在王庆煌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没有他三年坚持不懈的细致观察和摸索,“签拔授粉法”的发明及其后续的经济效益是难以想象的。

  王庆煌说,要把论文写在热区的土地上。这是科技惠民的生动体现,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无数奋斗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将科学研究与服务群众、支援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让科技真正转化成了先进生产力。他们之中很多人,不为名、不图利,甘当科技成果的“二传手”,使科研活动最大限度地惠及了百姓的生产生活。可以说,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作用和服务意识,真正让科研成果在土地上扎下了根,在群众心里开了花。
  为科学为百姓的人生,是辛苦的也是崇高的。多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累累硕果,是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密切相关的。王庆煌及其团队是这个群体的优秀代表。新时期,进一步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宣传和学习他们的人生信念、科学精神和为民情怀,是继续保持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大力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着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有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讲奉献求进步的科技工作者队伍,我国科技发展一定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