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详细
海南日报:干旱沙地里种出高产甘蔗
作者:海南日报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19-07-01

儋州引进新品种走科技路

 
   本报那大5月31日电 (记者李关平 通讯员田婉莹)“做梦都没有想到,如此干旱的沙地能种出高产的甘蔗!”今天上午,在儋州市白马井镇英丰田洋里,村民吴立山激动地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的专家团队说。
  据了解,儋州市近年来围绕着“调优做精第一产业”的农业发展指导思想,积极引进新品种、发展新的种植产业,并利用热科院的科技优势,调高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英丰田洋就是其中的典型。这是儋州市政府引进热科院在当地实施的国家糖蔗万亩高产示范基地。该基地采用最新的糖蔗脱毒品种、地膜覆盖技术,配方科学施肥技术等,提高甘蔗产量、糖分。吴立山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引进新技术前,这里甘蔗亩产3吨左右,如今保守估计亩产达7吨以上,全靠热科院专家的指导。
  距离英丰田洋不到10公里的王五镇赤坎村田地里,农民采摘着被誉为“植物伟哥”的瓜菜新品种“黄秋葵”。这是儋州市去年引进的品种,在赤坎村试种1000亩,规划将其发展成为儋州新的种植特色。热科院派出专家积极跟进、科技支持,在此地建立的黄秋葵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点,农业专家跟踪服务,如今黄秋葵已经上市,供不应求。
  近年来,儋州因地制宜,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发展高产高质的农业新产品。先后还引进了黑皮冬瓜、小红南瓜、芦笋、古巴雪茄烟叶等。其中,黑皮冬瓜种植面积今年已经突破5万亩,小红南瓜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光村妙水坡芦笋基地、光村哈瓦那雪茄烟叶基地还分别试种成功了芦笋、古巴雪茄烟叶。
  与此同时,每一项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运用,都离不开热科院等科研单位专家的身影。今年3月,儋州有3万亩黑皮冬瓜不能授粉,热科院专家组立即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会诊,最终查找出原因,并举办培训班传授“治病良方”。如今,这3万亩黑皮冬瓜顺利结果并全部上市。
  今天上午,热科院院长王庆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儋州农业基础相对较好,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结构调整,为该院专家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该院将举全院之力,为儋州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儋州农业跨越式发展。

  原文链接http://hnrb.hinews.cn/html/2011-06/01/content_361478.htm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热科院概况
    • 院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科技热点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合作企业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工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中国热科院在热区典型系统作物中农药的污染特征、影响机制和风险评价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热科院“澜湄国家热带果蔬加工与检测合作平台建设”入选外交部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首批项目清单
  • 庆丰收 迎盛会 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在行动
  • 中国热科院揭示CC类谷氧还蛋白介导活性氧平衡调控木薯抗旱的分子机制
  • 热科这十年 | 围绕创新链布局设施链 持续强化能力条件支撑
  • 热科这十年 |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资源 高位服务国家科技外交

热区热点

  • 广东湛江:徐闻菠萝熟了!书记县长公开信引客来

  • 广西扶绥成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机械化率达69%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海南日报:干旱沙地里种出高产甘蔗

  作者: 海南日报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19-07-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儋州引进新品种走科技路

 
   本报那大5月31日电 (记者李关平 通讯员田婉莹)“做梦都没有想到,如此干旱的沙地能种出高产的甘蔗!”今天上午,在儋州市白马井镇英丰田洋里,村民吴立山激动地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的专家团队说。
  据了解,儋州市近年来围绕着“调优做精第一产业”的农业发展指导思想,积极引进新品种、发展新的种植产业,并利用热科院的科技优势,调高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英丰田洋就是其中的典型。这是儋州市政府引进热科院在当地实施的国家糖蔗万亩高产示范基地。该基地采用最新的糖蔗脱毒品种、地膜覆盖技术,配方科学施肥技术等,提高甘蔗产量、糖分。吴立山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引进新技术前,这里甘蔗亩产3吨左右,如今保守估计亩产达7吨以上,全靠热科院专家的指导。
  距离英丰田洋不到10公里的王五镇赤坎村田地里,农民采摘着被誉为“植物伟哥”的瓜菜新品种“黄秋葵”。这是儋州市去年引进的品种,在赤坎村试种1000亩,规划将其发展成为儋州新的种植特色。热科院派出专家积极跟进、科技支持,在此地建立的黄秋葵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点,农业专家跟踪服务,如今黄秋葵已经上市,供不应求。
  近年来,儋州因地制宜,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发展高产高质的农业新产品。先后还引进了黑皮冬瓜、小红南瓜、芦笋、古巴雪茄烟叶等。其中,黑皮冬瓜种植面积今年已经突破5万亩,小红南瓜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光村妙水坡芦笋基地、光村哈瓦那雪茄烟叶基地还分别试种成功了芦笋、古巴雪茄烟叶。
  与此同时,每一项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运用,都离不开热科院等科研单位专家的身影。今年3月,儋州有3万亩黑皮冬瓜不能授粉,热科院专家组立即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会诊,最终查找出原因,并举办培训班传授“治病良方”。如今,这3万亩黑皮冬瓜顺利结果并全部上市。
  今天上午,热科院院长王庆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儋州农业基础相对较好,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结构调整,为该院专家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该院将举全院之力,为儋州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儋州农业跨越式发展。

  原文链接http://hnrb.hinews.cn/html/2011-06/01/content_361478.htm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catasbgs@126.com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