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营根3月20日电 (记者周月光)橡胶种植、管理、割胶技术如果全部到位,海南天然橡胶产业每年可增收30多亿元。今天,全省第二届割胶技能决赛在琼中举行,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黄华孙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海南天然橡胶产能潜力巨大,他呼吁政府加强天然橡胶生产技术培训推广。
近几年来,我省天然橡胶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民种植橡胶积极性高涨,从2006年国家实施良种补贴以来,全省橡胶种植面积增加160多万亩,其中农民种植橡胶增加150万亩。目前,全省橡胶种植面积750多万亩,农垦系统种植380万亩,地方农民种植370多万亩。全省干胶年产量37万吨,其中农垦系统17万吨,地方民营20万吨。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形势喜人,特别是地方民营橡胶后来居上,产量超越农垦系统,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黄华孙指出,海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还比较粗放,技术还比较落后,种植户如果掌握正确的种植、管理、割胶技术,海南每年可增收30多亿元。用标准技术种植、管理、割胶,每亩产胶120公斤,而海南橡胶目前亩产仅80公斤。
黄华孙分析,海南橡胶产业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种植环节,一些种植户不重视选择壮苗,造成每亩有效株数偏少;管理环节,一些种植户不重视投入,正常情况下,每株橡胶每年投入有机肥、化肥等成本约20元,而事实上,大部分种植户不施有机肥,每株年投入肥料成本不足10元;割胶环节,相当部分种植户乱割胶,单株产量低,特别是部分种植户,看到橡胶价格好,违反两天割一刀或三天割一刀的操作规程,一天割一刀,致使橡胶树产胶寿命由正常的25年缩短至15年甚至10年。
黄华孙说,橡胶产业技术不复杂,推广起来也不难,关键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培训,引导种植户改变错误的做法。2010年、2011年,省政府实施中部农民增收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培训推广橡胶种植、管理、割胶技术,中部六市县橡胶单产每年都提升10%左右。
王芳是澄迈县割胶能手,今天她参加全省割胶技术比赛。她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她有个邻居种植橡胶260株,邻居自己割一次胶能卖250元,而她帮邻居割一次胶能卖400元,一年下来,她靠技术能帮邻居多收入2万多元。
省农业厅南亚热带作物发展办公室主任蒙绪儒说,加强天然橡胶技术推广培训,对于加快海南农民增收步伐,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大幅增加国家天然橡胶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