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左到右依次为:文椰2号 文椰3号 文椰4号。 海南日报记者王玉洁 摄
“这个椰子口感好特别,有淡淡的牛奶味。”6日上午,在省图书馆举行的科普大集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展示的新品种椰子吸引了一些市民的注意。
除新品种的椰子外,热科院还在科普大集上展示了10多个研究所研发的近百种科技产品,有益智香辣酱、沉香面膜、椰子油等,由于天气炎热,市民对新奇口味的椰子充满了好奇。
这是什么品种?为什么是金黄色外壳?为什么个头不大?面对大家的提问,热科院椰子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都是椰子研究所近几年研发的新品种,有着类似淡淡牛奶香味的是文椰4号。”此外,他们还研发出了文椰2号、文椰3号等新品种,与海南本地高种相比,这些椰子个头较小,口感更佳,更多被投入到旅游市场。
“新品种椰子果结得早,树要矮一些,产量也比海南本地高种椰子高。”热科院椰子研究所副研究员范海阔向记者介绍了新品种椰子的特别之处。他说,新品种的椰子生长期需3年多时间,比海南本地高种椰子生长期缩短一半时间。经示范推广,目前一亩地可种18至20株椰子新品种,一株每年可结100多个果,产量翻番。
“与海南本地高种椰子1至2元一个的地头价相比,新品种椰子的鲜果地头价每个已高达六元。每逢旅游高峰期需求量大时,市场零售价能有20多元。”在万宁种了两百多亩新品种的农户胡光宇说自家的椰子更多供应给游客。此外,椰子树管理成本很低,在幼苗期可以间种菠萝、花生、蔬菜等,成年期可以间种南药、发展养鸡、养羊等林下经济,复合养殖效益比较好。
不仅在万宁,椰子研究所还在文昌、琼海、乐东等地推广种植新品种,同时示范推广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教农户技术利用新技术繁殖种苗。“椰子新品种的推广种植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椰子种类,助推椰子产业发展,黄色的椰子树、金黄的椰子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范海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