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详细
中国民族报: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海口火山荔枝文化
作者:信息所 叶庆亮、徐小俊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0-08-12

  火山荔枝盛产于海南省海口市羊山地区,因当地的火山岩地貌而得名。海口市羊山地区是荔枝在中国的原产地之一。目前,海口火山荔枝群是我国仅存的原生荔枝林带,现有原生态荔枝林6万亩,其中野生荔枝林4.4万亩,古荔枝群落和大荔枝古树遍布乡野,最古老的树龄800多年,不仅有力证明羊山地区是荔枝原产地和驯化种植区,更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天然荔枝种质资源库。

1597193289(1).png

中国民族报报道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在荔枝种植过程中,海口先民充分利用独特的火山石资源,通过林果间作,林农复合,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产品,并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逐渐衍生出独特的火山荔枝文化。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与共处环境长期相融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延续下来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是一定区域内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的总和,既有对应自然要素的物质部分,也有呼应文化要素的非物质部分,是活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在火山荔枝种植系统区域,海口先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创造了适合火山地区种植的不同生态农业模式,根据不同时序和用途,或构建林—农复合系统,或构建林—农—畜(禽)复合种养系统,既满足了日常生活的多种需要,又生产了独特的地域性生态农产品,逐渐形成了以荔枝古树和荔枝种植为中心的农业复合形态,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系统多样、生物多样性突出、地域环境独特、生态景观显著、农耕文化与乡村风俗浓郁,属于典型的热带农耕文化,符合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


  一年一度的“海口火山荔枝月”,不仅成为海口打造“火山荔枝”品牌的重要平台,也是海口市民的一项文化庆典,其目的在于传播火山荔枝文化,繁荣海南荔枝经济,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海口火山荔枝月”的举办,显著提升了火山荔枝品牌的知名度,更推动了火山荔枝文化的发掘、传承。2017年,海口羊山荔枝种植系统顺利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录。


  火山荔枝具有农业文化遗产普遍的重要价值,对于海口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修复、农业功能的拓展、科学研究的开展、地方文化的传承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火山荔枝,要进一步推动其保护与传承。


  整合相关部门,强化统一管理。完善遗产系统管理体系,明确分工,确保文化遗产保护合理有序;建立统一协调平台,互通信息,动态调整,提高保护与开发的有效性、精准性和执行力。


  保护开发并行,盘活生态资源。保护是为了更好开发,开发是为了更好保护。要外借动力推进,内挖潜力发展,在政府支持下科学改造、升级景观,提升热带农耕文化遗产档次。


  呵护古荔枝群落,防止生态功能弱化。依法建好保护区,设立生态补偿基金,活化生态功能;加强野生荔枝母本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和利用;加大文化遗产重要性宣传,提高市民普遍保护意识,突显热带生态环境特色。


  走品牌化路线,发展多功能产业。依托富硒特色,加强品牌包装,拓展农业功能,发展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可持续利用;重视富硒质量,强化品质认证,发展可追溯体系,满足消费心理,拓展品牌市场。


  挖掘文化内涵,深耕休闲旅游。恢复人文历史建设,注入文化要素,科学规划定位,重视包装策划,推动个性化发展,打造休闲农业品牌,如以火山荔枝文化为主题,提升荔枝古村建设品质;以农田林网为题材,提升荔枝村落韵味;以热带风光为背景,提升休闲旅游意境等。


  中国民族报报道链接:http://www.mzb.com.cn/zgmzb/html/2020-08/11/content_15629.htm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中国民族报: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海口火山荔枝文化

  作者: 信息所 叶庆亮、徐小俊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0-08-12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火山荔枝盛产于海南省海口市羊山地区,因当地的火山岩地貌而得名。海口市羊山地区是荔枝在中国的原产地之一。目前,海口火山荔枝群是我国仅存的原生荔枝林带,现有原生态荔枝林6万亩,其中野生荔枝林4.4万亩,古荔枝群落和大荔枝古树遍布乡野,最古老的树龄800多年,不仅有力证明羊山地区是荔枝原产地和驯化种植区,更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天然荔枝种质资源库。

1597193289(1).png

中国民族报报道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在荔枝种植过程中,海口先民充分利用独特的火山石资源,通过林果间作,林农复合,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产品,并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逐渐衍生出独特的火山荔枝文化。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与共处环境长期相融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延续下来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是一定区域内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的总和,既有对应自然要素的物质部分,也有呼应文化要素的非物质部分,是活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在火山荔枝种植系统区域,海口先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创造了适合火山地区种植的不同生态农业模式,根据不同时序和用途,或构建林—农复合系统,或构建林—农—畜(禽)复合种养系统,既满足了日常生活的多种需要,又生产了独特的地域性生态农产品,逐渐形成了以荔枝古树和荔枝种植为中心的农业复合形态,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系统多样、生物多样性突出、地域环境独特、生态景观显著、农耕文化与乡村风俗浓郁,属于典型的热带农耕文化,符合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


  一年一度的“海口火山荔枝月”,不仅成为海口打造“火山荔枝”品牌的重要平台,也是海口市民的一项文化庆典,其目的在于传播火山荔枝文化,繁荣海南荔枝经济,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海口火山荔枝月”的举办,显著提升了火山荔枝品牌的知名度,更推动了火山荔枝文化的发掘、传承。2017年,海口羊山荔枝种植系统顺利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录。


  火山荔枝具有农业文化遗产普遍的重要价值,对于海口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修复、农业功能的拓展、科学研究的开展、地方文化的传承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火山荔枝,要进一步推动其保护与传承。


  整合相关部门,强化统一管理。完善遗产系统管理体系,明确分工,确保文化遗产保护合理有序;建立统一协调平台,互通信息,动态调整,提高保护与开发的有效性、精准性和执行力。


  保护开发并行,盘活生态资源。保护是为了更好开发,开发是为了更好保护。要外借动力推进,内挖潜力发展,在政府支持下科学改造、升级景观,提升热带农耕文化遗产档次。


  呵护古荔枝群落,防止生态功能弱化。依法建好保护区,设立生态补偿基金,活化生态功能;加强野生荔枝母本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和利用;加大文化遗产重要性宣传,提高市民普遍保护意识,突显热带生态环境特色。


  走品牌化路线,发展多功能产业。依托富硒特色,加强品牌包装,拓展农业功能,发展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可持续利用;重视富硒质量,强化品质认证,发展可追溯体系,满足消费心理,拓展品牌市场。


  挖掘文化内涵,深耕休闲旅游。恢复人文历史建设,注入文化要素,科学规划定位,重视包装策划,推动个性化发展,打造休闲农业品牌,如以火山荔枝文化为主题,提升荔枝古村建设品质;以农田林网为题材,提升荔枝村落韵味;以热带风光为背景,提升休闲旅游意境等。


  中国民族报报道链接:http://www.mzb.com.cn/zgmzb/html/2020-08/11/content_15629.htm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