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详细
【农民日报】科技助力雪域高原果蔬飘香 ——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援藏干部丰明
作者:龚殿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操戈 邓卫哲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3-01-09

丰明不曾想到,一个长期在海南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会和雪域高原西藏结下如此深厚的情缘。

  丰明任职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产业发展处。2019年,得知中组部选派第九批援藏干部的消息后,他主动报名。3年的援藏时光,他将自己深深扎进雪域高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为当地农业尤其是热带作物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做好基层党建 发挥科研型党支部作用

  2019年7月,丰明按照中组部第九批援藏任务要求,到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担任蔬菜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初来乍到,他就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蔬菜研究所第一党支部由马铃薯、藏药材等科技创新团队党员组成,过去一段时间,基层党组织涣散,党员凝聚力不强,在业务上缺乏主动性。

  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丰明深知,唯有做好基层党建,以党建促进业务,才能真正把科研型党支部的最大优势和作用发挥出来。经过深入调研,丰明创新提出了“循环式”支部工作法。

  “循环式”支部工作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思路,通过要求党员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能力,从而达到及时发现生产问题,不断解决技术难题的目的。

  马铃薯是西藏农牧民最重要的蔬菜之一。但西藏存在着马铃薯品种缺乏、栽培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问题,马铃薯课题组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与技术条件,开展马铃薯新品种试种工作。结果显示,新品种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提高了20%。

  长期以来,西藏农牧民采摘野生藏药材,对物种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风险。为此,藏药材课题组多次深入藏药材主产区进行调研走访,并将人工繁育的7万株藏药材种苗送给当地相关企业,助力乡村振兴。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循环式”工作法成果建立起“科研、推广、生产”的全链条工作模式,循环往复,极大提升了该党支部的科技创新水平,以科技助推当地产业升级。

  发挥专业优势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科技成果转化对于科技创新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薄弱,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保障。

  为打通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丰明经过一系列调研,陆续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西藏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蔬菜所关于成立公司的方案》《蔬菜所关于加强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管理的建议》等10余份工作建议、方案。

  结合农科院实际情况,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管理;一方面做好政策帮扶工作,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每一位科研人员做科技产品和技术推广者。农科院相关科研人员开始尝试主动与企业谈合作。藏药材课题组为企业、政府提供有偿科技服务,获得技术服务费两万余元。

  “这次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激发了我们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藏药材课题组研究员白玛玉珍切实感受到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获得感。

  开展产业帮扶 助力雪域高原果蔬飘香

  因地处海拔高地,在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吃上新鲜蔬菜不容易。过去,当地百姓要吃新鲜蔬菜,全靠外运。本地人也种菜,但在高寒地区,怎么种好是个技术难题。

  坚持科技为民,丰明牵头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双湖县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在专家深入浅出的指导下,当地百姓逐步掌握了种苗繁育、田间技术管理、生长环境调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科学种菜方法。

  位于西藏东南部的墨脱,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山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和“生物资源的基因库”。援藏期间,丰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展墨脱热区热带作物引种试种和热作资源调查、收集保存与利用等。

  3年时间,丰明累计8次到墨脱县开展热带果树引种试种,指导热作种质资源圃建设工作,并起草了墨脱热作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报告,为热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丰明还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中国热科院与农科院开展科技合作。从中国热科院引种澳洲坚果、芒果、牛油果等热带水果在墨脱开展试验示范,建立示范基地100余亩;邀请专家到墨脱考察野生香蕉资源调查与利用等事宜,并联合开展墨脱野生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项目。

报道链接:科技助力雪域高原果蔬飘香 ——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援藏干部丰明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科技助力雪域高原果蔬飘香 ——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援藏干部丰明

  作者: 龚殿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操戈 邓卫哲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3-01-09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丰明不曾想到,一个长期在海南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会和雪域高原西藏结下如此深厚的情缘。

  丰明任职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产业发展处。2019年,得知中组部选派第九批援藏干部的消息后,他主动报名。3年的援藏时光,他将自己深深扎进雪域高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为当地农业尤其是热带作物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做好基层党建 发挥科研型党支部作用

  2019年7月,丰明按照中组部第九批援藏任务要求,到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担任蔬菜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初来乍到,他就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蔬菜研究所第一党支部由马铃薯、藏药材等科技创新团队党员组成,过去一段时间,基层党组织涣散,党员凝聚力不强,在业务上缺乏主动性。

  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丰明深知,唯有做好基层党建,以党建促进业务,才能真正把科研型党支部的最大优势和作用发挥出来。经过深入调研,丰明创新提出了“循环式”支部工作法。

  “循环式”支部工作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思路,通过要求党员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能力,从而达到及时发现生产问题,不断解决技术难题的目的。

  马铃薯是西藏农牧民最重要的蔬菜之一。但西藏存在着马铃薯品种缺乏、栽培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问题,马铃薯课题组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与技术条件,开展马铃薯新品种试种工作。结果显示,新品种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提高了20%。

  长期以来,西藏农牧民采摘野生藏药材,对物种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风险。为此,藏药材课题组多次深入藏药材主产区进行调研走访,并将人工繁育的7万株藏药材种苗送给当地相关企业,助力乡村振兴。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循环式”工作法成果建立起“科研、推广、生产”的全链条工作模式,循环往复,极大提升了该党支部的科技创新水平,以科技助推当地产业升级。

  发挥专业优势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科技成果转化对于科技创新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薄弱,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保障。

  为打通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丰明经过一系列调研,陆续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西藏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蔬菜所关于成立公司的方案》《蔬菜所关于加强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管理的建议》等10余份工作建议、方案。

  结合农科院实际情况,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管理;一方面做好政策帮扶工作,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每一位科研人员做科技产品和技术推广者。农科院相关科研人员开始尝试主动与企业谈合作。藏药材课题组为企业、政府提供有偿科技服务,获得技术服务费两万余元。

  “这次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激发了我们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藏药材课题组研究员白玛玉珍切实感受到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获得感。

  开展产业帮扶 助力雪域高原果蔬飘香

  因地处海拔高地,在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吃上新鲜蔬菜不容易。过去,当地百姓要吃新鲜蔬菜,全靠外运。本地人也种菜,但在高寒地区,怎么种好是个技术难题。

  坚持科技为民,丰明牵头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双湖县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在专家深入浅出的指导下,当地百姓逐步掌握了种苗繁育、田间技术管理、生长环境调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科学种菜方法。

  位于西藏东南部的墨脱,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山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和“生物资源的基因库”。援藏期间,丰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展墨脱热区热带作物引种试种和热作资源调查、收集保存与利用等。

  3年时间,丰明累计8次到墨脱县开展热带果树引种试种,指导热作种质资源圃建设工作,并起草了墨脱热作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报告,为热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丰明还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中国热科院与农科院开展科技合作。从中国热科院引种澳洲坚果、芒果、牛油果等热带水果在墨脱开展试验示范,建立示范基地100余亩;邀请专家到墨脱考察野生香蕉资源调查与利用等事宜,并联合开展墨脱野生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项目。

报道链接:科技助力雪域高原果蔬飘香 ——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援藏干部丰明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