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热科院生巧克力”
在小红书等平台爆红
这是一种需要冷藏的巧克力产品
咬一口
软糯香甜,入口即化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有关负责人介绍
从去年6月问世到现在
这款巧克力
全网已销售超千万元
经过初步加工的海南可可豆。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从可可苗在海南落地种植
到海南可可豆首次出口
再到海南可可一豆难求
吸引海外市场的目光
越来越多巧克力产品
受到大众喜爱
近70年来
可可在海南落地生根、发展
跟着主编一起探秘
海南可可的前世今生
↓↓↓
红色、黄色、绿色
……
不同颜色的椭圆形果实挂在树干上
远望可可树
像是看到了一棵棵“彩虹树”
异域风情自然神秘
同时,它也被称为
一棵“有情”的树
如果你不小心碰了它一下
来年可能就不结果了
这是否是自然界
另外一种“情有独钟”呢?
掰开可可鲜果
露出的果肉尝起来像山竹
内含的籽粒就是可可豆
人们爱吃的巧克力、糖果、糕点里
大都有这一重要原料
经典电影《阿甘正传》中说道: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
是什么味道
那么,由海南可可豆
制作出的巧克力是什么味道?
比利时高级定制巧克力品牌
Pierre Marcolini创始人
皮尔·马可里尼给出了他舌尖上的感受:
海南可可是一种极其优质的产地巧克力
在口中留有一种美妙的香味
有丰富的层次感
柔软、悠长、细腻
同时伴有些许茴香的气味
2017年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可可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专家秦晓威
在网上发表了一篇
有关海南可可豆的英文论文
引起了皮尔·马可里尼的关注
于是闻香而至兴隆
由此促成了2020年
海南可可豆的首次出口
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此后
国内和国际的
一些巧克力生产商
也闻声而至
造成海南可可一豆难求
而说起可可的历史
最早可追溯至
2000多年前的南美洲亚马逊平原
玛雅人把可可
当成他们的饮料和货币
到了大航海时代
哥伦布来到南美洲
把可可带回欧洲
并由此传播至全世界
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的可可树。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海南与可可
有着特殊的缘分
海南是中国可可主要种植地之一
种植面积最多时可达1万亩
20世纪50年代
从东南亚归国的华侨
将少量可可种子
带回了万宁兴隆华侨农场
开启了可可在中国的新旅途
如今,在海南的网红“打卡”地
——兴隆热带植物园
许多游客不远千里
只为一睹可可树的优雅身姿
在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可可豆被制作成各类饮品。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落地海南的可可
不仅在中国独树一帜
更吸引了海外市场的目光
兼具生产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它
未来前景“甜蜜”
它与海南待续未完的故事
值得期待!
报道链接:海南这棵“有情”的树,缘何在海外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