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详细
【农民日报】错位引流,从小众到出圈—— 黄灯笼辣椒如何火爆出岛?
作者:未名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3-06-01

  


  黄灯笼辣椒如何火爆出岛?

  


  黄灯笼椒外表金黄,色泽鲜艳,是辣椒界“四大天王”之一。 余东升 摄


  作为一个爱吃辣的四川人,食品工程专业出身的符荣对辣椒极为熟悉。但在海南定居后,他才知道,岛上独有的黄灯笼椒是中国的“辣椒之王”。令他着迷的是,黄灯笼椒自带独特香味,金黄的外表看似可爱,辣度却够狠,几乎无法鲜食。但被腌制成辣酱后征服了饮食清淡的海南人,成为像潮汕沙茶酱、云南蘸水一样的灵魂调料。


  经本土企业改良,加入南瓜、蒜等辅料降低辣度后,黄灯笼辣酱与椰子粉一样,成为海南备受欢迎的特色农产品。随后入职海南老字号品牌企业——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国食品”)的符荣,负责管理生产,几乎走遍岛内所有黄灯笼椒种植基地,熟悉种植、生产、产品研发等各个环节。


  风味独特的黄灯笼辣酱偏小众,在南国食品董事长徐国华看来,这海南独有的辣椒品种,可以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离不开线上渠道的开拓。如今,老字号不仅仅将线上当作销售渠道,更是品牌打造阵地,与新电商平台一起推动小众地域特色产品出圈。

  


  辣椒界“一哥”藏身海南


  国内辣椒界,黄灯笼椒是个特殊的存在。它外表金黄,色泽鲜艳,看似与毫无辣度的水果椒无异,但其辣度高达17万个辣度单位,在世界辣椒中位居第二,一口就能辣到让人头皮发麻。它与云南象鼻涮涮辣、贵州遵义小米辣、重庆石柱朝天红并称辣椒界“四大天王”。


  黄灯笼椒起源于南美,喜高温,最终落在了气候适宜的海南。目前,文昌、万宁、陵水、琼海等地是主产区,种植历史已超五百年,是海南独有的特色农产品。在海南,无论是吃白斩鸡、海鲜,还是来一碗粥,黄灯笼椒酱都要安排上。这是追求天然纯粹味道的海南人做饭时必备的烹饪伴侣。


  不过,经历品种改造之前,野生的黄灯笼椒仅在当地零星种植。符荣说:“野生黄灯笼椒易感染病毒,产品产量、质量不高。一亩产量仅500斤,很难实现规模化种植。”


  符荣也常听农户提起,野生品种产量低,导致黄灯笼椒售价较高,一斤高达10多元,是现在的三倍。“陵水、万宁虽有农户种植黄灯笼椒,但产量少又贵,很难商业化,自然难走出岛。”

  


  品种改良实现产业化


  为破解制约黄灯笼椒产业化难题,21世纪初,一批热爱辣椒的学者已着手培育新品种。据了解,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一直从事辣椒种质资源收集、创新利用与配套栽培技术研发工作,2009年成功培育出黄灯笼椒新品种。时任该院热带蔬菜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曹振木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培育出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热辣2号”,也是我国第一个“中国辣椒栽培种”杂种一代新品种。


  “新品种香味浓、抗性强,亩产量可提高至6000斤以上,产量增加了5倍以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子记说,新品种克服了原有品种坐果少、晚熟、综合抗病能力弱的特点,该品种抗病毒能力强,又具备辣度高、风味好等优点。改良后,种植范围扩大至文昌、琼海、陵水、万宁、定安一带。


  规模化种植后,黄灯笼椒的田间收购价随之降低,本土企业顺势推出黄灯笼辣酱。皮薄香味浓的“热辣2号”是酱用型辣椒新品种,制作出来的辣酱辣中带有果香,口感、风味俱佳。目前,南国食品、春光食品等企业制作辣酱均采用该品种。在拼多多平台上搜索“黄灯笼辣酱”,多个品牌单品销量达10万+。不少初次购买的消费者在评价中提及“辣度满意”“0油脂,可以打败老干妈”“减肥期首选酱料”等,圈粉年轻人。

  


  挖掘新赛道尝试线上突围


  黄灯笼辣酱的火爆与海南旅游市场的发展同步。海南旅游市场起来后,它的销量也起来了。作为老字号的南国食品原本在线下不愁卖的情况下,并未思考如何推动其出圈。但在消费习惯改变的新形势下,也逐渐重视线上销售,选择与平台合作,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


  “我们的产品种类多,分为椰子类冲饮、糖果零食和调味品。初期将线下爆款复制至线上后,发现并不好卖,很难起量。”南国食品电商运营人员小凯提到,无论是产品布局、品类升级,或追市场热点方面,都发现了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去年下半年,南国食品加入拼多多“超新星计划”,制定了专属运营计划。“最初,转到线上并不知道从哪个品类或单品来突破。”小凯表示,根据平台建议,前期选择偏小众且有优势的冲饮类作为主打品类,椰子粉、咖啡、麦片等一个月内即起量。


  对于更加小众的辣酱,为进一步提升销量,南国食品根据平台建议将其定为线上错位引流的爆款,推出平台专供规格。“冲饮品类增长到一定时间后达到峰值或饱和。辣酱引流可吸引到不同的用户群体,提升店铺访客量。”小凯表示。


  “线上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帮我们把消费者的意见整理起来,也有利于我们对黄灯笼酱的配方、口感、包装等进行改良,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徐国华介绍,目前,南国食品、春光食品的黄灯笼辣酱早已拼成“10万+”爆款。


  黄灯笼辣酱的出圈也带动了农户增收。4月底是万宁黄灯笼椒采摘的季节,符荣带着团队来到万宁治坡定鑫种养合作社验收产品。该合作社带头人于2016年开始改种黄灯笼椒,因收益稳定,已有7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据了解,南国食品目前与海南30多家种植基地提前签订合同收购辣椒,农户不用担心销路。


  如今,从规模化种植、加工到销售,黄灯笼辣酱已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工厂每年以约定好的价格收购果子,农户的收益得到保证。海南龙华区的部分村以“农户+村集体公司+企业”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黄灯笼椒成为当地带动乡村振兴的新产业。


报道链接:https://szb.farmer.com.cn/2023/20230601/20230601_007/20230601_007_1.htm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棕榈作物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训班在文昌顺利开班
  •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花叶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错位引流,从小众到出圈—— 黄灯笼辣椒如何火爆出岛?

  作者: 未名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3-06-0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黄灯笼辣椒如何火爆出岛?

  


  黄灯笼椒外表金黄,色泽鲜艳,是辣椒界“四大天王”之一。 余东升 摄


  作为一个爱吃辣的四川人,食品工程专业出身的符荣对辣椒极为熟悉。但在海南定居后,他才知道,岛上独有的黄灯笼椒是中国的“辣椒之王”。令他着迷的是,黄灯笼椒自带独特香味,金黄的外表看似可爱,辣度却够狠,几乎无法鲜食。但被腌制成辣酱后征服了饮食清淡的海南人,成为像潮汕沙茶酱、云南蘸水一样的灵魂调料。


  经本土企业改良,加入南瓜、蒜等辅料降低辣度后,黄灯笼辣酱与椰子粉一样,成为海南备受欢迎的特色农产品。随后入职海南老字号品牌企业——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国食品”)的符荣,负责管理生产,几乎走遍岛内所有黄灯笼椒种植基地,熟悉种植、生产、产品研发等各个环节。


  风味独特的黄灯笼辣酱偏小众,在南国食品董事长徐国华看来,这海南独有的辣椒品种,可以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离不开线上渠道的开拓。如今,老字号不仅仅将线上当作销售渠道,更是品牌打造阵地,与新电商平台一起推动小众地域特色产品出圈。

  


  辣椒界“一哥”藏身海南


  国内辣椒界,黄灯笼椒是个特殊的存在。它外表金黄,色泽鲜艳,看似与毫无辣度的水果椒无异,但其辣度高达17万个辣度单位,在世界辣椒中位居第二,一口就能辣到让人头皮发麻。它与云南象鼻涮涮辣、贵州遵义小米辣、重庆石柱朝天红并称辣椒界“四大天王”。


  黄灯笼椒起源于南美,喜高温,最终落在了气候适宜的海南。目前,文昌、万宁、陵水、琼海等地是主产区,种植历史已超五百年,是海南独有的特色农产品。在海南,无论是吃白斩鸡、海鲜,还是来一碗粥,黄灯笼椒酱都要安排上。这是追求天然纯粹味道的海南人做饭时必备的烹饪伴侣。


  不过,经历品种改造之前,野生的黄灯笼椒仅在当地零星种植。符荣说:“野生黄灯笼椒易感染病毒,产品产量、质量不高。一亩产量仅500斤,很难实现规模化种植。”


  符荣也常听农户提起,野生品种产量低,导致黄灯笼椒售价较高,一斤高达10多元,是现在的三倍。“陵水、万宁虽有农户种植黄灯笼椒,但产量少又贵,很难商业化,自然难走出岛。”

  


  品种改良实现产业化


  为破解制约黄灯笼椒产业化难题,21世纪初,一批热爱辣椒的学者已着手培育新品种。据了解,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一直从事辣椒种质资源收集、创新利用与配套栽培技术研发工作,2009年成功培育出黄灯笼椒新品种。时任该院热带蔬菜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曹振木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培育出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热辣2号”,也是我国第一个“中国辣椒栽培种”杂种一代新品种。


  “新品种香味浓、抗性强,亩产量可提高至6000斤以上,产量增加了5倍以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子记说,新品种克服了原有品种坐果少、晚熟、综合抗病能力弱的特点,该品种抗病毒能力强,又具备辣度高、风味好等优点。改良后,种植范围扩大至文昌、琼海、陵水、万宁、定安一带。


  规模化种植后,黄灯笼椒的田间收购价随之降低,本土企业顺势推出黄灯笼辣酱。皮薄香味浓的“热辣2号”是酱用型辣椒新品种,制作出来的辣酱辣中带有果香,口感、风味俱佳。目前,南国食品、春光食品等企业制作辣酱均采用该品种。在拼多多平台上搜索“黄灯笼辣酱”,多个品牌单品销量达10万+。不少初次购买的消费者在评价中提及“辣度满意”“0油脂,可以打败老干妈”“减肥期首选酱料”等,圈粉年轻人。

  


  挖掘新赛道尝试线上突围


  黄灯笼辣酱的火爆与海南旅游市场的发展同步。海南旅游市场起来后,它的销量也起来了。作为老字号的南国食品原本在线下不愁卖的情况下,并未思考如何推动其出圈。但在消费习惯改变的新形势下,也逐渐重视线上销售,选择与平台合作,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


  “我们的产品种类多,分为椰子类冲饮、糖果零食和调味品。初期将线下爆款复制至线上后,发现并不好卖,很难起量。”南国食品电商运营人员小凯提到,无论是产品布局、品类升级,或追市场热点方面,都发现了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去年下半年,南国食品加入拼多多“超新星计划”,制定了专属运营计划。“最初,转到线上并不知道从哪个品类或单品来突破。”小凯表示,根据平台建议,前期选择偏小众且有优势的冲饮类作为主打品类,椰子粉、咖啡、麦片等一个月内即起量。


  对于更加小众的辣酱,为进一步提升销量,南国食品根据平台建议将其定为线上错位引流的爆款,推出平台专供规格。“冲饮品类增长到一定时间后达到峰值或饱和。辣酱引流可吸引到不同的用户群体,提升店铺访客量。”小凯表示。


  “线上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帮我们把消费者的意见整理起来,也有利于我们对黄灯笼酱的配方、口感、包装等进行改良,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徐国华介绍,目前,南国食品、春光食品的黄灯笼辣酱早已拼成“10万+”爆款。


  黄灯笼辣酱的出圈也带动了农户增收。4月底是万宁黄灯笼椒采摘的季节,符荣带着团队来到万宁治坡定鑫种养合作社验收产品。该合作社带头人于2016年开始改种黄灯笼椒,因收益稳定,已有7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据了解,南国食品目前与海南30多家种植基地提前签订合同收购辣椒,农户不用担心销路。


  如今,从规模化种植、加工到销售,黄灯笼辣酱已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工厂每年以约定好的价格收购果子,农户的收益得到保证。海南龙华区的部分村以“农户+村集体公司+企业”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黄灯笼椒成为当地带动乡村振兴的新产业。


报道链接:https://szb.farmer.com.cn/2023/20230601/20230601_007/20230601_007_1.htm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