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海南,水果依然飘香。走进三亚水果岛农业种植基地,一派忙碌的丰收场景映入眼帘,工人头戴遮阳帽,身背塑料桶,手持剪刀,在一排排果垄间穿梭。在琼海蓝氏农业种植基地里,一个个散发诱人芳香的菠萝蜜发往全国各地。
在这一份份沉甸甸的收获背后,是满满的科技支撑。目前,海南省联合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省区的科企单位组成火龙果、菠萝蜜国家育种攻关联合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收集的800余份种质资源中,精挑细选,选出33个优质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其中,“大红1号”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审火龙果品种,“金燕窝”火龙果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鉴评。

国家出题 海南牵头六省区联合攻关答题
“你们尝下这个火龙果,看口感如何?”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度海南火龙果、菠萝蜜和百香果品种资源展示品鉴会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洪立切开一个椭圆形火龙果后,参观者看到深红色的果肉,食欲顿生。“入口非常细腻,口感特别好。”一名果农尝了一口后脱口而出。“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容量达18%至20%”李洪立说,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审火龙果品种,其丰产性稳定,平均亩产4000公斤以上,是目前市场受青睐品种之一。“大红1号”火龙果之所以深受消费者青睐,背后离不开海南等6省区为打造热带水果种业“国产芯片”的不懈努力。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2018年,农业农村部将火龙果列入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特色作物组。随后,海南牵头联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6省区的13家科研教学单位及推广单位,12家企业组成攻关联合体,聚焦产业发展突出问题。通过联合攻关整合产学研用全链条要素,切实提高了我国火龙果种业自主创新能力。“经过三年的努力,初步构建了产学研用融合的火龙果种业创新体系,搭建了联合协作育种平台。”李洪立介绍,火龙果育种联合攻关目前已广泛收集和引进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550份,并筛选和创新了30份重要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选育出13个优良新品种(系),并推广应用4000多亩。为深入推进种业联合攻关,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总体方案》。农业农村部将组织优势企业和科研单位,着力打造以十大优势企业自主联合攻关为塔尖、十大主要粮食和重要畜禽联合攻关为塔身、64个重要特色物种联合攻关为塔基的“金字塔”式国家育种攻关阵型。在64个重要特色物种中,支持海南开展火龙果和菠萝蜜攻关,加快高产优质、专用抗病等品种选育推广,支撑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随后,海南省联合广西、广东、福建、云南、贵州等省区的优势科企单位组成火龙果国家育种攻关联合体、菠萝蜜国家育种攻关联合体,共同攻关火龙果、菠萝蜜重大科技技术问题。同时,海南、广西等省区结合区域发展需要,启动百香果等区域性育种联合攻关体,探索助推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育种联合攻关是重要的模式创新,充分考虑当前种业发展实际,推动技术集成、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优中选优 八百余份种质资源精挑出33种
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发掘是品种创新的基础,要想培育出良种,就需要解锁种子的基因密码——种质。据了解,截至目前,火龙果联合攻关共收集种质资源550份,菠萝蜜联合攻关共收集国内外种质300余份。“育种联合攻关事关种业振兴工作全局,海南联合广西、广东、福建、云南、贵州等省区的优势科企单位共同攻关火龙果、菠萝蜜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加快高产优质、专用抗病等品种选育推广,支撑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海南省种子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育种攻关联合体持续发力,科学选育新品种,使我国品种多样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火龙果联合攻关筛选和创制性状突出、综合性状良好的优异种质30份,申报植物新品种权保护5项;菠萝蜜联合攻关筛选出3份高产优质种质,选育认定1个适宜海南规模化种植的优异品种。“经过三年的联合攻关,火龙果选育取得较好成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洪立说,同时,通过梳理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下步攻关方向。“联合攻关紧紧围绕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目标,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产业需求量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为依托,加快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菠萝蜜优良品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范鸿雁介绍,海南联合4个省区18家科企单位,组建国家菠萝蜜育种联合攻关团队,以有效推进菠萝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优异种质发掘与创新、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产业关键环节的联合攻关,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选育推广,提升我国菠萝蜜产业总体实力,引领我国菠萝蜜产业发展。据了解,根据产业布局、生产需求、基地条件等因素,火龙果攻关团体完成海南、广西、广东、贵州、福建、云南6省20个品种的10个示范基地,育成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达4000亩。同时,海南已建立菠萝新品种示范基地5个,面积2600亩,分别对琼引8号、海泰6号等菠萝蜜和黄晶蜜、金皇9号等榴莲蜜新品种进行了示范推广。下一步,国家火龙果育种联合攻关体和国家菠萝蜜育种联合攻关体将继续开展国家育种联合攻关项目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火龙果、菠萝蜜资源的收集引进,评价鉴定与创新利用。继续开展火龙果、菠萝蜜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加快开展资源的评价鉴定工作。同时加强育种技术研究,培育具有推广价值及市场潜力的优质品种,为我国火龙果、菠萝蜜品种更新换代注入强大动力。

加快选育 育好水果种业“国产芯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种业科技和产业发展成效明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有力支撑。但仍存在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育种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商业化育种体系尚不健全等。而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可加快选育一批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市场需求的突破性育种材料和新品种,促进重要农产品品种更新换代。“近年来,海南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谋新招、出实招、亮硬招,在种质资源保护、种业创新攻关、南繁基地建设、南繁产业发展、制度集成创新等方面取得实效,育种联合攻关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几年的联合攻关,攻关组加强育种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培育出一批具有推广价值及市场潜力的优质品种。“目前,我国火龙果在优质品种选育、种植技术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再优质的品种,如果只追求推广面积,最终将会制约产业的发展。”国家火龙果育种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业渊表示,攻关组目标在于选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一流火龙果品种,打造世界知名火龙果品牌。火龙果育种联合攻关,筛选出“热研2号”、“热粉1号”、“玉龙1号”、“玉龙2号”、“玉龙3号”等8份优良品系开展了DUS测试与区域试验。“大红1号”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审品种,“金燕窝”火龙果也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鉴评。菠萝蜜育种联合攻关,选育认定适宜海南规模化种植的优异品种‘琼引8号’菠萝蜜,入选2023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南繁种业创新成果。同时,开展了菠萝蜜果锈病、裂皮病等常见的主要病虫害系统性研究,研发绿色防控技术2套。针对火龙果产业发展,国家火龙果育种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成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秦永华说,今后的火龙果选育方向应更加注重多元化优质品种的选育,关注不同果肉颜色、口感硬脆等特色品种的选育,以满足消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育种推广,上火龙果、菠萝蜜育种联合攻关终端,其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目前,海南火龙果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年产量约40万吨,以良好的品质闯入国内高端市场,海南也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火龙果产区之一。同时,近十年来,菠萝蜜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种植规模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目前海南省种植面积达17万亩,已成为海南省打造热带高效农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抓手。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海南积极引进和培育热带果蔬优质品种,锚定“成为全国‘新奇特’热带农产品核心产区”的目标,加强热带优异果蔬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推动国家“南繁硅谷”建设,不断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力。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yuErefM2ndGT325dNSx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