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详细
【南海网】定安传统花生产业面临“双重挑战” 该如何焕“新”?
作者:易帆 来源:南海网 日期:2023-08-04

       皮薄果仁饱满,香味浓郁,定安花生在本地市场颇有名气。在定安的美食“版图”上,花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花生果除了用来榨油以外,许多小食、糕点无不用到花生,生食、炒食都是桌上佳品。


  在定安,本地花生油更是与定安黑猪肉、定安黑猪肉粽齐名,而土法榨取花生油技艺也是名声在外。然而近年来,随着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而花生种植经济效益较低,花生种植面积下降。传统花生产业如何焕“新”?


  种植历史悠久


  定安花生名声在外


  “这2亩地播下的花生种子刚发芽,预计在年底11月份寒潮来之前收获。”近日,在定安雷鸣镇同仁村,村民符式忠望着地里刚冒出头的花生苗说道,一亩地大概能种出300斤的干花生,而一斤干花生的收购价约5元,花生亩产经济效益不足2000元。符式忠说,花生亩产经济效益不高,现在农户大多只在春季种植一茬花生,之后则轮种豆类、薯类,这样可以提升地力,减少土地轮作障碍。“花生是定安的传统作物,但现在种花生收入低,很多农户已不再种花生。”符式忠说道。


  定安雷鸣镇农办主任张宗民说,定安雷鸣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产业化种植花生,至今已有近80年的栽种历史。定安凭借着独特的沙土地,种植出来的小粒种花生品质较好,香味浓郁,在本地市场颇有名气。上世纪90年代,定安花生种植面积达8万亩,雷鸣镇的花生种植面积则有1.7万亩左右,“当时很多老板都在镇上设点收购花生,与此同时定安花生油也一同打出了名气。”张宗民说,雷鸣镇自古以来就有炼榨花生油的传统,其古法技艺榨出来的花生油香气十足,成为逢年过节的送礼佳品。


在雷鸣镇定安兴美花生专业合作社内,工人正在炒制花生。记者 郑光平 摄


  定安花生油至今仍颇有名气。在雷鸣镇定安兴美花生专业合作社内,工人们正忙碌地将花生脱壳、粉碎、炒制、入仓压榨,小小的厂房内充斥着浓郁的花生香味。


  合作社负责人吴立兴介绍,雷鸣镇古法榨取花生油技艺有其独特讲究,要经过炒糁、打坯、压榨、油过滤和蓄存等工序。其中炒糁就是定安古法榨油的独有工序之一,花生坯要放入铁锅中不断翻炒,炒至金黄油亮才行,这样压榨出的花生油就是熟油,香味更浓,在餐桌上可直接作为点蘸料。榨出的花生油要经过3道过滤工序,并静置桶中5天,自然滤杂,再装入瓶中储存。


雷鸣镇定安兴美花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立兴正在将花生油装桶。记者 郑光平 摄


  吴立兴从小对花生有感情,不仅家里种花生,这一家花生油作坊也经营了30余年。“本地花生果加上传统工艺榨出的花生油在本地市场受欢迎,卖得比较好。”吴立兴说,当前合作社月加工花生油约30吨,并为村民提供10个就业岗位。


  种植面积减半


  传统花生产业盼焕“新”


  尽管定安花生名声在外,但随着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而花生种植经济效益较低,花生种植面积下降,如今定安花生种植面积约5万亩,雷鸣镇种植面积约1万亩。在张宗民看来,如今雷鸣花生种植品种多是农户的自留种,加上栽培技术陈旧,导致花生产量、品质有所下降,引种新品种、向农户培训新的栽种技术,提升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迫在眉睫。


  事实上,定安花生正在积极谋变。前不久,定安龙田坡种养专业合作社就开始引进试种3个花生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含油量高的优势,适合花生油加工。”合作社负责人陈修宇介绍,下一步合作社还将打造四大精致农业示范区,即农产品种植示范区、定安花生油工坊、定安富硒大米工坊、预制菜工坊,打响定安花生油品牌。


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伟波(左二)正在地里查看花生苗生长情况。记者 郑光平 摄


  传统花生产业如何焕“新”?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伟波认为,花生喜温,定安可着重做冬季鲜食花生市场,以提升亩产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杨伟波说,近年来鲜食花生颇受市场青睐,且冬季鲜食花生田头收购价高达6元一斤,效益可观。“定安花生在本地市场颇有名气,可对本地的传统种植的品种提纯复壮,提高产量、品质。”杨伟波建议,同时在栽培技术上,可向农户培训栽种的关键环节,以达到轻简化种植,降低成本。如何进一步打响定安花生的品牌?杨伟波认为,要进一步挖掘定安花生的产品特点,检测产品的营养成分加以研发利用。


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伟波在给花生种植户做培训。记者 郑光平 摄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南海网】定安传统花生产业面临“双重挑战” 该如何焕“新”?

  作者: 易帆   来源: 南海网  日期: 2023-08-04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皮薄果仁饱满,香味浓郁,定安花生在本地市场颇有名气。在定安的美食“版图”上,花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花生果除了用来榨油以外,许多小食、糕点无不用到花生,生食、炒食都是桌上佳品。


  在定安,本地花生油更是与定安黑猪肉、定安黑猪肉粽齐名,而土法榨取花生油技艺也是名声在外。然而近年来,随着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而花生种植经济效益较低,花生种植面积下降。传统花生产业如何焕“新”?


  种植历史悠久


  定安花生名声在外


  “这2亩地播下的花生种子刚发芽,预计在年底11月份寒潮来之前收获。”近日,在定安雷鸣镇同仁村,村民符式忠望着地里刚冒出头的花生苗说道,一亩地大概能种出300斤的干花生,而一斤干花生的收购价约5元,花生亩产经济效益不足2000元。符式忠说,花生亩产经济效益不高,现在农户大多只在春季种植一茬花生,之后则轮种豆类、薯类,这样可以提升地力,减少土地轮作障碍。“花生是定安的传统作物,但现在种花生收入低,很多农户已不再种花生。”符式忠说道。


  定安雷鸣镇农办主任张宗民说,定安雷鸣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产业化种植花生,至今已有近80年的栽种历史。定安凭借着独特的沙土地,种植出来的小粒种花生品质较好,香味浓郁,在本地市场颇有名气。上世纪90年代,定安花生种植面积达8万亩,雷鸣镇的花生种植面积则有1.7万亩左右,“当时很多老板都在镇上设点收购花生,与此同时定安花生油也一同打出了名气。”张宗民说,雷鸣镇自古以来就有炼榨花生油的传统,其古法技艺榨出来的花生油香气十足,成为逢年过节的送礼佳品。


在雷鸣镇定安兴美花生专业合作社内,工人正在炒制花生。记者 郑光平 摄


  定安花生油至今仍颇有名气。在雷鸣镇定安兴美花生专业合作社内,工人们正忙碌地将花生脱壳、粉碎、炒制、入仓压榨,小小的厂房内充斥着浓郁的花生香味。


  合作社负责人吴立兴介绍,雷鸣镇古法榨取花生油技艺有其独特讲究,要经过炒糁、打坯、压榨、油过滤和蓄存等工序。其中炒糁就是定安古法榨油的独有工序之一,花生坯要放入铁锅中不断翻炒,炒至金黄油亮才行,这样压榨出的花生油就是熟油,香味更浓,在餐桌上可直接作为点蘸料。榨出的花生油要经过3道过滤工序,并静置桶中5天,自然滤杂,再装入瓶中储存。


雷鸣镇定安兴美花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立兴正在将花生油装桶。记者 郑光平 摄


  吴立兴从小对花生有感情,不仅家里种花生,这一家花生油作坊也经营了30余年。“本地花生果加上传统工艺榨出的花生油在本地市场受欢迎,卖得比较好。”吴立兴说,当前合作社月加工花生油约30吨,并为村民提供10个就业岗位。


  种植面积减半


  传统花生产业盼焕“新”


  尽管定安花生名声在外,但随着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而花生种植经济效益较低,花生种植面积下降,如今定安花生种植面积约5万亩,雷鸣镇种植面积约1万亩。在张宗民看来,如今雷鸣花生种植品种多是农户的自留种,加上栽培技术陈旧,导致花生产量、品质有所下降,引种新品种、向农户培训新的栽种技术,提升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迫在眉睫。


  事实上,定安花生正在积极谋变。前不久,定安龙田坡种养专业合作社就开始引进试种3个花生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含油量高的优势,适合花生油加工。”合作社负责人陈修宇介绍,下一步合作社还将打造四大精致农业示范区,即农产品种植示范区、定安花生油工坊、定安富硒大米工坊、预制菜工坊,打响定安花生油品牌。


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伟波(左二)正在地里查看花生苗生长情况。记者 郑光平 摄


  传统花生产业如何焕“新”?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伟波认为,花生喜温,定安可着重做冬季鲜食花生市场,以提升亩产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杨伟波说,近年来鲜食花生颇受市场青睐,且冬季鲜食花生田头收购价高达6元一斤,效益可观。“定安花生在本地市场颇有名气,可对本地的传统种植的品种提纯复壮,提高产量、品质。”杨伟波建议,同时在栽培技术上,可向农户培训栽种的关键环节,以达到轻简化种植,降低成本。如何进一步打响定安花生的品牌?杨伟波认为,要进一步挖掘定安花生的产品特点,检测产品的营养成分加以研发利用。


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伟波在给花生种植户做培训。记者 郑光平 摄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