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详细
【新华社】在非洲,播撒希望的种子!他们感动中国,也感动世界!
作者:新华社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4-04-10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中国援布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在田间查看杂交水稻(右)和当地水稻。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4月8日晚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揭晓

水稻专家杨华德入选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杨华德(左二)在稻田间为当地农民夏尔(左一)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杨华德(左)在稻田间和当地农民夏尔交流。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中国援布农业专家组与翻译在一处杂交水稻田考察。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近年来

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上

不断深化农业务实合作


2019年11月19日,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附近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为当地农民开办刚果(布)木薯生产与加工及热带果树种植技术海外培训班。2007年该示范中心获批建设以来,中国热科院多名专家先后常驻示范中心,开展农业种植和禽类养殖示范,全方位培训农业知识与技能。新华社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供图)

2019年3月10日在突尼斯迈贾兹巴卜高等农业工程学校拍摄的一辆农用拖拉机。中国工程师给这辆拖拉机安装了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自动驾驶设备。新华社发

2019年4月7日,在莫桑比克万宝莫桑农业园,农户在水稻收割现场载歌载舞庆祝丰收。万宝莫桑农业园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规模水稻种植项目,极大地缓解了莫桑比克粮食短缺问题。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2023年1月12日,学生在喀麦隆亚巴西农业职业技术中学上拖拉机实践课。位于喀麦隆滨海大区亚巴西的农业职业技术中学是喀麦隆第一所农业技术学校。这所由中国援建的学校于2016年建成移交。新华社发(科普索摄)

2021年6月2日,在乌干达卡隆古区卢卡亚镇中亿农业园,一架植保无人机进行喷洒农药作业。2014年以来,乌干达卡隆古区卢卡亚镇的滩涂在中国企业的开发下已经变成万顷良田,并建起了现代化农场。新华社记者 张改萍 摄

2018年9月4日,当地农民在肯尼亚西部的纳库鲁郡摘除虫菊。在肯尼亚西部的纳库鲁郡,来自中国的农业技术指导和帮助让当地除虫菊种植者受益颇多。新华社记者 李琰 摄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当地农户在稻田里给杂交水稻脱粒。2018年,中国农业专家组在此设立首个水稻减贫示范村。当地政府提出的“人人有所食、人人有储蓄”愿景正在这里变为现实。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0年9月9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一家食用菌培育作坊,作坊主人埃马纽埃尔·阿希马纳检查菌袋。中国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专家2006年来到卢旺达开始菌草技术合作项目,在当地示范和推广菌草技术。新华社发(西里尔·恩德格亚摄)


农业是非洲众多国家的支柱产业

中国通过技术援助

帮助非洲国家拓展粮食作物种植

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产品附加值

推动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


2024年1月8日,在科特迪瓦南部迪沃省格格杜垦区,中国援科农业技术合作组组长郭长友(右一)指导稻农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19年12月6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左)在中国援卢菌草技术海外培训班结业典礼上为学员颁发培训证书。新华社记者 吕天然 摄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马义奇镇,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专家胡月舫(右三)在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的试验田里和当地农民一起收获水稻。自2007年开始,马达加斯加与中国展开杂交水稻技术合作。马达加斯加距离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迈近了一大步。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摄)

2023年9月18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举办的中非农业发展和减贫示范村番茄生产培训班上,来自中国的农学教授刘高琼(左二)为肯方学员指导农业技术。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2年12月21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的乌干达水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一名当地员工在池塘边与来自中国的水产专家陈太华交流。乌干达水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是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三期)南南合作项目水产示范基地,这里的渔场排灌系统采用中国技术建设而成。新华社发(阿佳拉·纳瓦达摄)

2023年7月15日,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洛巴塔县卡德拉斯村,中国援圣普农牧业技术专家组专家许州达在田间指导农户努内斯种植辣椒。中国援圣普农牧业技术专家组与圣普农业、渔业和农村发展部合作,于2021年在圣普洛巴塔县卡德拉斯村建立第一个中圣普农业减贫示范村,并有效结合中国农业技术和扶贫经验帮助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3年9月27日,在位于厄立特里亚阿斯马拉的农业技术援助项目示范地,中国援厄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豆类作物专家刘运民(右一)与当地农户交流。为推动厄立特里亚农业产业发展,中国农业农村部已派出三批专家在厄立特里亚开展涉及豆类作物、果树园艺、油料等领域的技术援助工作,成效显著。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为此

无数像杨华德这样的中国专家

以及农业技术人员

不远万里,扎根非洲

用智慧和汗水

让中非友谊之花绽放出新的光彩


2022年10月29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农民在稻田里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编辑:王诺、刘金海、吕帅、邵泽



报道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963282?d=134d819&channel=weixin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棕榈作物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训班在文昌顺利开班
  •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花叶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新华社】在非洲,播撒希望的种子!他们感动中国,也感动世界!

  作者: 新华社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4-04-10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中国援布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在田间查看杂交水稻(右)和当地水稻。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4月8日晚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揭晓

水稻专家杨华德入选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杨华德(左二)在稻田间为当地农民夏尔(左一)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杨华德(左)在稻田间和当地农民夏尔交流。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中国援布农业专家组与翻译在一处杂交水稻田考察。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近年来

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上

不断深化农业务实合作


2019年11月19日,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附近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为当地农民开办刚果(布)木薯生产与加工及热带果树种植技术海外培训班。2007年该示范中心获批建设以来,中国热科院多名专家先后常驻示范中心,开展农业种植和禽类养殖示范,全方位培训农业知识与技能。新华社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供图)

2019年3月10日在突尼斯迈贾兹巴卜高等农业工程学校拍摄的一辆农用拖拉机。中国工程师给这辆拖拉机安装了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自动驾驶设备。新华社发

2019年4月7日,在莫桑比克万宝莫桑农业园,农户在水稻收割现场载歌载舞庆祝丰收。万宝莫桑农业园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规模水稻种植项目,极大地缓解了莫桑比克粮食短缺问题。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2023年1月12日,学生在喀麦隆亚巴西农业职业技术中学上拖拉机实践课。位于喀麦隆滨海大区亚巴西的农业职业技术中学是喀麦隆第一所农业技术学校。这所由中国援建的学校于2016年建成移交。新华社发(科普索摄)

2021年6月2日,在乌干达卡隆古区卢卡亚镇中亿农业园,一架植保无人机进行喷洒农药作业。2014年以来,乌干达卡隆古区卢卡亚镇的滩涂在中国企业的开发下已经变成万顷良田,并建起了现代化农场。新华社记者 张改萍 摄

2018年9月4日,当地农民在肯尼亚西部的纳库鲁郡摘除虫菊。在肯尼亚西部的纳库鲁郡,来自中国的农业技术指导和帮助让当地除虫菊种植者受益颇多。新华社记者 李琰 摄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当地农户在稻田里给杂交水稻脱粒。2018年,中国农业专家组在此设立首个水稻减贫示范村。当地政府提出的“人人有所食、人人有储蓄”愿景正在这里变为现实。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0年9月9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一家食用菌培育作坊,作坊主人埃马纽埃尔·阿希马纳检查菌袋。中国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专家2006年来到卢旺达开始菌草技术合作项目,在当地示范和推广菌草技术。新华社发(西里尔·恩德格亚摄)


农业是非洲众多国家的支柱产业

中国通过技术援助

帮助非洲国家拓展粮食作物种植

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产品附加值

推动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


2024年1月8日,在科特迪瓦南部迪沃省格格杜垦区,中国援科农业技术合作组组长郭长友(右一)指导稻农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19年12月6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左)在中国援卢菌草技术海外培训班结业典礼上为学员颁发培训证书。新华社记者 吕天然 摄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马义奇镇,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专家胡月舫(右三)在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的试验田里和当地农民一起收获水稻。自2007年开始,马达加斯加与中国展开杂交水稻技术合作。马达加斯加距离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迈近了一大步。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摄)

2023年9月18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举办的中非农业发展和减贫示范村番茄生产培训班上,来自中国的农学教授刘高琼(左二)为肯方学员指导农业技术。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2年12月21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的乌干达水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一名当地员工在池塘边与来自中国的水产专家陈太华交流。乌干达水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是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三期)南南合作项目水产示范基地,这里的渔场排灌系统采用中国技术建设而成。新华社发(阿佳拉·纳瓦达摄)

2023年7月15日,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洛巴塔县卡德拉斯村,中国援圣普农牧业技术专家组专家许州达在田间指导农户努内斯种植辣椒。中国援圣普农牧业技术专家组与圣普农业、渔业和农村发展部合作,于2021年在圣普洛巴塔县卡德拉斯村建立第一个中圣普农业减贫示范村,并有效结合中国农业技术和扶贫经验帮助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3年9月27日,在位于厄立特里亚阿斯马拉的农业技术援助项目示范地,中国援厄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豆类作物专家刘运民(右一)与当地农户交流。为推动厄立特里亚农业产业发展,中国农业农村部已派出三批专家在厄立特里亚开展涉及豆类作物、果树园艺、油料等领域的技术援助工作,成效显著。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为此

无数像杨华德这样的中国专家

以及农业技术人员

不远万里,扎根非洲

用智慧和汗水

让中非友谊之花绽放出新的光彩


2022年10月29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农民在稻田里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编辑:王诺、刘金海、吕帅、邵泽



报道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963282?d=134d819&channel=weixi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