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详细
【新华社】阿联酋椰枣在海南文昌结果
作者:新华社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5-04-28

4月26日在海南文昌拍摄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无人机照片)。

  近日,经过科研人员精心管护,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简称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内的部分椰枣已结出幼果。

  椰枣是原产于中东、北非等地的重要经济作物,其营养丰富,被称为“沙漠面包”。2019年,中国与阿联酋达成共识,阿联酋向中国捐赠椰枣苗,发展壮大中国椰枣产业并探索合作。2021年至2024年,阿联酋先后分两批向中国赠送椰枣苗共计2.5万株。作为具体实施单位,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接收了这些椰枣苗,逐步建成了椰枣种质资源圃。

  近年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科研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建立了椰枣种苗高效规模化繁育和椰枣高危害虫红棕象甲综合防治两大技术体系,为我国椰枣产业发展和世界椰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技方案。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工人为椰枣修剪老叶。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6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拍摄的椰枣害虫红棕象甲诱捕装置。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5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对椰枣进行数据采集。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查看椰枣幼果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查看椰枣幼果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科研人员查看椰枣组培苗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拍摄的椰枣组培苗。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科研人员展示椰枣组培苗(左)和椰枣体细胞胚胎(右)。经过光照等培养后,椰枣体细胞胚胎会逐渐生长为椰枣组培苗。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新华社】阿联酋椰枣在海南文昌结果

  作者: 新华社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5-04-28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4月26日在海南文昌拍摄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无人机照片)。

  近日,经过科研人员精心管护,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简称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内的部分椰枣已结出幼果。

  椰枣是原产于中东、北非等地的重要经济作物,其营养丰富,被称为“沙漠面包”。2019年,中国与阿联酋达成共识,阿联酋向中国捐赠椰枣苗,发展壮大中国椰枣产业并探索合作。2021年至2024年,阿联酋先后分两批向中国赠送椰枣苗共计2.5万株。作为具体实施单位,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接收了这些椰枣苗,逐步建成了椰枣种质资源圃。

  近年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科研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建立了椰枣种苗高效规模化繁育和椰枣高危害虫红棕象甲综合防治两大技术体系,为我国椰枣产业发展和世界椰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技方案。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工人为椰枣修剪老叶。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6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拍摄的椰枣害虫红棕象甲诱捕装置。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5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对椰枣进行数据采集。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查看椰枣幼果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查看椰枣幼果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科研人员查看椰枣组培苗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拍摄的椰枣组培苗。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科研人员展示椰枣组培苗(左)和椰枣体细胞胚胎(右)。经过光照等培养后,椰枣体细胞胚胎会逐渐生长为椰枣组培苗。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