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受院学术委员会植保专委会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姜道宏教授到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真菌病毒理与应用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会议由院学术委员会植保专委会主任、环植所易克贤所长主持。
报告会上姜道宏教授从真菌病毒,真菌病毒与病毒学理论、真菌病毒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核盘菌和油菜菌核病、核盘菌病毒的多样性,核盘菌DNA病毒,利用SsHADV-1与厉眼蚊互作作用,SsHADV-1促使核盘菌由死体营养型病原物转变为内生菌并促进生长和抗病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其团队的研究细节、研究思路、研究进展和取得成果。
姜道宏教授指出,80%以上的作物病害系由真菌引致,真菌病毒可以帮助寄主(真菌)的寄主(植物)提高耐高温能力,营养体不亲和性反应引发真菌发生程序化死亡;敲除真菌中所有控制非我识别的基因,突变体可望与群体中各种营养体亲和型个体发生菌丝融合,也将是病毒的超级供体。低毒相关真菌病毒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资源,但是仍然需要筛选更加适合田间应用的新型的真菌病毒以及研究真菌病害的生态学特性,以之克服理论上的限制。核盘菌中存在大量的、多样的真菌病毒,自然界中存在突破寄主营养体不亲性限制而进行传播的真菌病毒。SsHADV-1代表一类广泛分布的单链环状小分子DNA病毒;与国际上普遍认知的真菌病毒不同,它侵染能力强,还可以感染昆虫并借助昆虫进行传播。感染SsHADV-1的病毒可以再植物体内生长,显示出感染病毒的真菌鲜为人知的生活方式,也预示真菌病毒可能是植物内生菌形成的动力之一。
姜道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和《植物病理学报》副主编。主要从事核盘菌与真菌病毒及核盘菌与盾壳霉分子互作、油菜菌核病、油菜根肿病及水稻纹枯病的防治等研究工作。其课题组首次发现真菌DNA病毒和真菌负链RNA病毒,在PNAS、Annu Rev Phytopathol、J Virol、MPMI、Appl Environ Microbiol、Fungal Genet Biol、Virology和J Gen Virol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研究论文90余篇。主持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等50余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第十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湖北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
报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