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部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的木薯食谱《中国木薯食谱》出版发行,该食谱的出版填补了历史上木薯食品无文无谱的空白。
《中国木薯食谱》由品资所和后勤中心的单荣芝、黄洁编著,以我院历年来举办的国际木薯培训班授课内容和中国烹饪技术相结合为基础,吸取国际木薯烹饪技法,以华南9号食用木薯为原料,创新制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木薯食谱。该书共88个木薯食谱,集聚了蒸菜、蒸糕、炸菜、炸点心、煎菜、煎饼、炒菜、红烧菜、烩扒焖糖醋菜、汤羹、冷盘等12大类。每道食谱都详细阐述了原料、做法、特点、制作要领等内容,尤其对操作方法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以便广大烹调爱好者学习掌握色、香、味、形俱佳的精美小吃和菜肴烹调技艺。
《中国木薯食谱》封面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开绵在百忙中为此书作了序。他说,这部特有的木薯食谱是我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后勤服务中心经过精心钻研调配,中外爱好者可照谱制作和享用。此书的出版将有利于国内外食用木薯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开拓木薯成为新时期的特色粮食作物,不断提高木薯作为热带特色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催生食用木薯新产业,值得表扬和推介。
据了解,19世纪20年代,我国引入木薯,首先在广东省高州市栽培,随后传入海南岛并遍及华南地区,至今有200年的栽培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零星种植木薯,主要作为粮食,普遍种植低产的食用甜品种,如华南6080、面包木薯和糯米木薯等;50-80年代,木薯逐渐转为饲料和淀粉原料;90年代以后,木薯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淀粉和酒精工业原料。进入21世纪,食用型木薯焕发新机,由我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的食用型木薯新品种“华南9号”,其薯肉为蛋黄色,俗称“蛋黄木薯”。由于具有鲜薯淀粉含量高,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入口香粉味美等特点,又被誉为“黄金木薯”。其常被作为热带特色的“礼品木薯”,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特色食品之一,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并得到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的重视开发,呈现广阔的产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