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椰子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和院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热带油料科技中心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分析新形势,明确新任务,研究新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2年,椰子所以椰子、槟榔、油棕和油茶等热带油料和棕榈作物为研究重点,积极推动项目申报工作,共申报科研项目9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71项。在研项目共51项,其中国家级和部级项目18项,省级科研项目17项,基本科研业务费10项,横向课题6项,获批经费878万元,比上年度增加了57%。已获批2013年科研经费468万元。
2012年共发表论文55篇,其中SCI收录5篇;出版《椰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专著1本。申报专利12项,获批专利12项。鉴定成果4项、成果评价1项;报送海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成果转化奖1项、神农奖3项,其中获得海南省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布实施农业行业标准2项。通过农业部初审品种审定3个,验收项目8项,获批农业部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2项,该示范园并获得2013年度农技推广项目支持20万元。
开发工作成绩显著
2012年度完成开发总收入380万元,其中技术收入88万元,试制产品收入110万元,科普活动收入55万元,经营性收入72万元,利息收入19万元,其他收入36万元。
进一步加大科技产品研发力度,天然椰子油产品完成了包装设计、企业标准备案等产品上市的必备条件,并且确定了产品在海南省重点城市的代理商,天然椰子油产品已经在海口、三亚近百家店铺上市销售,包括海口家乐福超市。顺利生产了3批次天然椰子油产品,下半年已经实现销售收入近10万元。同时,椰花汁酒升级换代产品的研发亦在开展当中。申报各类成果转化课题7项,获批2项。椰子大观园全年入园人数28700人次,门票收入15万元。与文昌倡和文化有限公司签署乌鸡池地块林下立体农业合作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地进行土地清理相关工作;与海南椰谷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签订“浓缩椰浆”研发合同正常执行中;与力宝集团签订“原生态椰子油小规模中试研究及产品试销合同”,已完成销售额约10万元;与海南泰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槟榔专用肥的开发研究》合作协议,共享槟榔专用肥销售利益。
服务“三农”成效凸显
椰子所利用海南省农业科技110椰子服务站信息化平台,向椰子种植户发布市场需求、椰子新品种、丰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信息,指导农民生产,信息每周更新2次。2012年解决电话求助150多件。
全面配合海南省科技活动,积极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服务工作。2012年科技下乡1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多册,举办“槟榔黄化病防控技术”、“椰子丰产栽培技术”等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农民5900多人,受益农民大约80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积极参与“绿化宝岛”行动,向文昌市文城镇坎美村赠送5000多株椰子苗。
试验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2012年,椰子所在文昌、万宁等市县建有7个市范点,主要有农业部兴隆500亩椰子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业部万泉镇300亩槟榔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另外,在文昌宝芳、琼海、万宁、儋州等市镇建有1200多亩椰子丰产示范园。完成了100亩油棕区域性试种基地的开荒备耕、定标、施基肥和定植等工作,共定植油棕品种4个,油棕苗1120珠。该基地的建成,为后续开展不同油棕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比较等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3年,椰子所将继续以科技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稳定为基础,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计划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2项、南亚热作财政专项6-8项、省重点1-2项、省基金4-5项。完成物种保护、省基金、省重点等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争取鉴定成果3项以上,报奖2-3项。完善现有平台管理与建设,敦促平台负责人员成立学术委员会。完成国家林业局热带油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论证工作。争取“中国-东盟热带作物技术培训中心”获批并实施。争取组织科技人员与其他单位开展学术交流3-5次。争取与印度尼西亚力宝集团、菲律宾椰子署、泰国农业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开展科技合作,人员互访和学习,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研究经验。依托海南省科技服务110椰子服务站、椰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开展科技服务4-5次,举办技术培训班4-5期以上,发放技术资料1000册左右。以发展为主题,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及开发工作,建设规范化油料、棕榈作物良种良苗繁育基地,加大种苗的生产和销售力度,争取种苗年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进一步加大科技产品研发力度,开发新产品2个以上;提升“椰子大观园”的品味和内涵,完成沿街商铺项目建设招商工作,完成与文昌倡和文化有限公司合作的林下立体农业合作项目的用地清理工作,尽快规划报建,争取年内建设动工;与印度尼西亚力宝集团成立合作公司,推进科企合作深度。深入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推进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党建、依法监督、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