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抓到害虫了!”“原来番荔枝是这样结果的啊!”9月18日,在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普教育中心,前来学习捕杀害虫和认识植物的湛江市27中的学生们兴奋地喊着。
9月14日—20日为全国科普日,湛江市科学技术学会、南亚所科普教育中心共同举办了“环保安全、美丽生活”走进科普教育基地活动,在南亚热带植物园开展了一场利用废塑料瓶诱杀水果害虫的科普实践活动。

科普的旗帜飘扬在热作所实验基地上空
活动现场,南亚热带植物园的工作人员用废弃的矿泉水塑料瓶、铁丝和南亚所研发的果蝇喷雾,手把手地教学生们做成简易捕虫器捕杀果蝇,亲身参加热带果树园圃里病虫害的防治过程。在消灭害虫的同时将废品“变废为宝”,进一步激发学生生态环保的思想意识,同时进行植物保护科普教学活动。工作人员还带领学生们认识番石榴、番荔枝、柿子、火龙果等各种果树的生长环境和挂果过程。

废弃的塑料瓶制作捕虫器
同学们还聆听了南亚所植物保护专家何衍彪博士作的“昆虫的世界”科普讲座,让同学们进入了昆虫奇妙的大世界里,了解了病虫害防治科普知识。他们还参观了湛江市科学技术学会带来的“低碳、生态、环保”交通安全宣传栏。
此次科普活动深受27中师生们的欢迎和喜爱。“以前只知道含羞草一碰就会合起来,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通过南亚所老师的讲解终于知道答案了!”三年级的小新非常兴奋。在一棵柿子树下,师生们围成一圈,认真地听着关于柿子树的介绍。一位老师说:“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柿子树,想不到一棵柿子树可以挂这么多个果呢!”不少同学称,博士的昆虫讲座让他们意犹未尽,长大了也想当昆虫专家,探索更多的昆虫。

同学们展示他们制作好的捕虫器
该活动还是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普教育中心承担的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建设相结合,更有利于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南亚热作所植物保护专家何衍彪博士在向同学们作昆虫世界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