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记者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团结村委看到西瓜长势喜人的壮观景象:在一排排大棚里面,生长着郁郁葱葱的西瓜苗,但这里的西瓜藤却没有往地面上爬,而是高高地爬上了瓜架,瓜藤上挂满了一个个小灯笼似的西瓜。这是采用立体栽培技术种植西瓜在乳源取得成功的先例。
精品西瓜大棚
该县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周利长对记者说:“今年我县率先采用立体栽培技术进行西瓜种植,这种技术最大的特点是,瓜苗不是往地上爬,而是往搭好的架上爬,搭架和爬地种植不一样,搭架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的空间。一亩相当两亩的种植面积,产量提高。如往年的爬地种植,一亩地只能种植500棵左右,产量1000至1500公斤;而采用立体栽培技术,一亩地可种植1700至2000棵瓜苗,产量达3500公斤以上。”
西瓜搭架种植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增加西瓜的产量,产量一般高出了2至3倍
近年来,我院热带品种资源研究所相关课题组根据国内外水果市场的需求情况,在精品西瓜品种选育、高效栽培集成技术的研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多项成果。美月、琼玉、琼丽等精品西瓜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系列新品种正准备申请审定,并制定了《精品西瓜设施有土栽培技术规程》、《精品西瓜设施基质栽培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相关成果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海南省与多家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精品西瓜生产基地,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据广州实验站吴健雄副站长介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高度重视院地合作、院企合作,积极推动热带农业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今年以来,广州实验站把目光投向了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韶关地区,带去了精品西瓜、特色香稻、热带牧草等热带农业优秀成果和技术,在韶关市农委的支持下,与乳源、乐昌等市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广州实验站将继续发挥热科院成果和技术集成示范窗口的作用,将更多的热带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带来韶关地区,科技支撑韶关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支撑韶关地区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