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院所动态 » 详细
湛江站在花生早斑病抗性QTL挖掘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湛江站 徐志军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2-09-22

近日,中国热科院湛江站在花生早斑病抗性QTL挖掘方面取得新进展,科技成果“基于印度抗性花生种质ICG12625重组自交系的花生早斑病抗性相关QTL分析”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鉴定登记。


科技成果登记证书


  花生是我国热带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也是热区重要的油/饲兼用作物(花生秸秆和花生粕是优质的蛋白饲料)。花生早斑病是广东粤西、海南等热带地区的最主要的花生叶部病害之一,感染叶斑病不仅会导致花生产量减少,还会导致花生茎蔓和花生仁品质降低。花生早斑病制约着花生茎蔓的在热区的饲料化利用。湛江站针对这一产业问题所登记的科技成果,明确了赤道型花生种质ICG12625的早斑病抗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主要由遗传遗传因素决定,早斑病抗性最优候选遗传模型为由3 对全等加性的主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型3MG-CEA;首次在赤道型花生资源中定位到早斑病抗性QTL,并获得了新的主效QTL qELSB02.1,解释了21.57%~30.48%的表型变异,是目前已报道的表型变异解释率最高且稳定遗传的早斑病抗性主效QTL;获得了该QTL的精细定位区间、紧密连锁的SNP位点和用于抗性辅助选择分子标记。该成果为开展花生早斑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高早斑病抗性品种的遗传改良的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湛江站目前已经利用该成果开展了花生早斑病抗性品种选育,获得了包括“热红1号”在内的多个优良花生品系,其中“热红1号”已经进入DUS测试阶段。热红1号,为珍珠豆型连续开花品种,主茎高49.9cm,分枝8.7条,生育期115天左右,百仁重56.25g,出仁率75%,亩产267kg,粗脂肪含量53.55%,茎蔓粗蛋白含量11.60%,高抗叶斑病和锈病,可以油用、食用和饲用,适宜甘蔗花生间作。热红1号为多用途花生品系。


  该成果由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A1515010636)、海南自然科学基金(321QN348)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30102017002)共同资助完成。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院所动态

湛江站在花生早斑病抗性QTL挖掘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 湛江站 徐志军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2-09-22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日,中国热科院湛江站在花生早斑病抗性QTL挖掘方面取得新进展,科技成果“基于印度抗性花生种质ICG12625重组自交系的花生早斑病抗性相关QTL分析”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鉴定登记。


科技成果登记证书


  花生是我国热带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也是热区重要的油/饲兼用作物(花生秸秆和花生粕是优质的蛋白饲料)。花生早斑病是广东粤西、海南等热带地区的最主要的花生叶部病害之一,感染叶斑病不仅会导致花生产量减少,还会导致花生茎蔓和花生仁品质降低。花生早斑病制约着花生茎蔓的在热区的饲料化利用。湛江站针对这一产业问题所登记的科技成果,明确了赤道型花生种质ICG12625的早斑病抗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主要由遗传遗传因素决定,早斑病抗性最优候选遗传模型为由3 对全等加性的主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型3MG-CEA;首次在赤道型花生资源中定位到早斑病抗性QTL,并获得了新的主效QTL qELSB02.1,解释了21.57%~30.48%的表型变异,是目前已报道的表型变异解释率最高且稳定遗传的早斑病抗性主效QTL;获得了该QTL的精细定位区间、紧密连锁的SNP位点和用于抗性辅助选择分子标记。该成果为开展花生早斑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高早斑病抗性品种的遗传改良的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湛江站目前已经利用该成果开展了花生早斑病抗性品种选育,获得了包括“热红1号”在内的多个优良花生品系,其中“热红1号”已经进入DUS测试阶段。热红1号,为珍珠豆型连续开花品种,主茎高49.9cm,分枝8.7条,生育期115天左右,百仁重56.25g,出仁率75%,亩产267kg,粗脂肪含量53.55%,茎蔓粗蛋白含量11.60%,高抗叶斑病和锈病,可以油用、食用和饲用,适宜甘蔗花生间作。热红1号为多用途花生品系。


  该成果由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A1515010636)、海南自然科学基金(321QN348)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30102017002)共同资助完成。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