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院所动态 » 详细
海口实验站在构建油梨种苗繁育技术体系研究方面成效凸显
作者:海口站 王甲水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2-12-22

  近期,中国热科院海口站油梨研究团队相继获得油梨种苗繁育相关国家发明专利4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发布首个油梨行业标准等系列研究成果,构建出完整的油梨种苗繁育技术体系。


  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又名鳄梨、牛油果,是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备受消费者喜欢。目前,我国油梨种植面积仅有10万亩,总产量1万吨,国内油梨销售量95%以上完全依靠进口,要实现国内油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高效种苗繁育技术体系是关键。




  海口站油梨研究团队根据油梨产业不同发展时期对种苗数量、质量、抗病性以及特殊用途的不同需求,研制并储备以下技术:


  规范油梨嫁接苗市场,制定《油梨种苗繁育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国内油梨育苗技术不规范,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种苗市场相对混乱,主要原因是常规嫁接苗标准化技术规程不健全。团队通过技术调查、试验验证及种苗企业应用效果等制定了种苗繁育、嫁接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规程,总结形成《油梨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有效规范了油梨嫁接种苗繁育标准。《油梨种苗繁育技术规程》(NY/T 4227-2022)是油梨首个农业行业标准。

  


  应对产业对抗病种苗亟需需求,解决难点技术问题,研发油梨抗(耐)病种苗繁育技术。根腐病是油梨最致命的病害,抗(耐)病品种是最有效防治的方法,其中种苗是关键,油梨抗(耐)病种苗繁育技术则是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团队针对油梨砧木难生根的卡点问题,通过多次嫁接、黄化处理及激素调节等技术方法,研发出抗(耐)病种苗繁育技术,解决了油梨抗病种苗生产的技术难题,为抗病砧木选育提供技术平台。相关技术《无性系油梨苗木的培育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满足产业快速发展对种苗质与量的需求,研发出油梨组织快速繁殖技术。随着油梨产业快速发展,未来对高质量和抗病种苗的需求量会剧增,油梨组织快速繁殖技术将是满足未来产业需求的关键技术。团队突破油梨组织繁育系数低、生根难等瓶颈问题,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研发出油梨组织快速繁殖技术,实现油梨种苗快速繁育。相关技术《一种油梨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现已并与国内油梨龙头企业云南绿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作协议。

  

满足节水省肥、高效育苗的未来需求方式,研发出油梨育苗水培关键技术。水培技术具有节水省肥、高效、准确的优势,是油梨育苗未来的趋势之一。团队根据油梨生长特性,筛选出适合油梨生长的水培营养条件,研发出种苗水培技术,同时为油梨根部生理与病害研究提供关键技术平台。相关技术《一种油梨水培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针对油梨杂交后代成苗难的问题,研制油梨未成熟胚体外拯救技术,提高杂交后代成苗率。杂交育种是油梨育种的重要方法,而油梨生理落果现象严重影响杂交效率,未成熟胚体外培养技术则是提高杂交后代成苗率、杂交效率关键步骤。团队根据油梨合子胚发育情况,研制出未成熟胚体外培养拯救技术,实现未成熟胚的体外成苗,为油梨杂交育种、种苗繁育提供关键新技术。相关技术《一种油梨未成熟胚的体外拯救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美国发明专利。


  团队以种苗繁育为主线,围绕标准、高效、抗病以及特殊用途,通过以上核心专利技术及配套技术的研发,构建出完善的油梨种苗繁育技术体系。


  油梨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抗(耐)病种苗繁育技术已在云南绿银公司、广西桔龙和公司、四川优阳农业公司等国内大型的油梨种苗繁育公司推广使用,年产种苗60万株,占全国种苗90%以上。油梨组织快速繁殖技术,与国内油梨龙头企业云南绿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作协议,组培种苗生产也进入工厂化阶段。油梨种苗繁育技术体系的构建,为云南普洱孟连县、四川凉山州会东县油梨“一县一业”产业发展,以及我国油梨产业化、规模化提供技术支撑。


  海口站油梨研究团队带头人王甲水副研究员为该种苗繁育技术体系的牵头人,马蔚红研究员、杨宏宾助理研究员、李艳霞助理研究员等参与该项研究。自组建以来,海口站油梨研究团队重点围绕油梨种质资源的精准评价、品种创新、果实品质特性及形成机理等内容开展研究,建立并获批海南省油梨种质资源圃,在《Food Hydrocolloids》《Food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棕榈作物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训班在文昌顺利开班
  •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花叶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院所动态

海口实验站在构建油梨种苗繁育技术体系研究方面成效凸显

  作者: 海口站 王甲水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2-12-22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期,中国热科院海口站油梨研究团队相继获得油梨种苗繁育相关国家发明专利4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发布首个油梨行业标准等系列研究成果,构建出完整的油梨种苗繁育技术体系。


  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又名鳄梨、牛油果,是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备受消费者喜欢。目前,我国油梨种植面积仅有10万亩,总产量1万吨,国内油梨销售量95%以上完全依靠进口,要实现国内油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高效种苗繁育技术体系是关键。




  海口站油梨研究团队根据油梨产业不同发展时期对种苗数量、质量、抗病性以及特殊用途的不同需求,研制并储备以下技术:


  规范油梨嫁接苗市场,制定《油梨种苗繁育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国内油梨育苗技术不规范,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种苗市场相对混乱,主要原因是常规嫁接苗标准化技术规程不健全。团队通过技术调查、试验验证及种苗企业应用效果等制定了种苗繁育、嫁接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规程,总结形成《油梨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有效规范了油梨嫁接种苗繁育标准。《油梨种苗繁育技术规程》(NY/T 4227-2022)是油梨首个农业行业标准。

  


  应对产业对抗病种苗亟需需求,解决难点技术问题,研发油梨抗(耐)病种苗繁育技术。根腐病是油梨最致命的病害,抗(耐)病品种是最有效防治的方法,其中种苗是关键,油梨抗(耐)病种苗繁育技术则是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团队针对油梨砧木难生根的卡点问题,通过多次嫁接、黄化处理及激素调节等技术方法,研发出抗(耐)病种苗繁育技术,解决了油梨抗病种苗生产的技术难题,为抗病砧木选育提供技术平台。相关技术《无性系油梨苗木的培育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满足产业快速发展对种苗质与量的需求,研发出油梨组织快速繁殖技术。随着油梨产业快速发展,未来对高质量和抗病种苗的需求量会剧增,油梨组织快速繁殖技术将是满足未来产业需求的关键技术。团队突破油梨组织繁育系数低、生根难等瓶颈问题,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研发出油梨组织快速繁殖技术,实现油梨种苗快速繁育。相关技术《一种油梨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现已并与国内油梨龙头企业云南绿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作协议。

  

满足节水省肥、高效育苗的未来需求方式,研发出油梨育苗水培关键技术。水培技术具有节水省肥、高效、准确的优势,是油梨育苗未来的趋势之一。团队根据油梨生长特性,筛选出适合油梨生长的水培营养条件,研发出种苗水培技术,同时为油梨根部生理与病害研究提供关键技术平台。相关技术《一种油梨水培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针对油梨杂交后代成苗难的问题,研制油梨未成熟胚体外拯救技术,提高杂交后代成苗率。杂交育种是油梨育种的重要方法,而油梨生理落果现象严重影响杂交效率,未成熟胚体外培养技术则是提高杂交后代成苗率、杂交效率关键步骤。团队根据油梨合子胚发育情况,研制出未成熟胚体外培养拯救技术,实现未成熟胚的体外成苗,为油梨杂交育种、种苗繁育提供关键新技术。相关技术《一种油梨未成熟胚的体外拯救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美国发明专利。


  团队以种苗繁育为主线,围绕标准、高效、抗病以及特殊用途,通过以上核心专利技术及配套技术的研发,构建出完善的油梨种苗繁育技术体系。


  油梨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抗(耐)病种苗繁育技术已在云南绿银公司、广西桔龙和公司、四川优阳农业公司等国内大型的油梨种苗繁育公司推广使用,年产种苗60万株,占全国种苗90%以上。油梨组织快速繁殖技术,与国内油梨龙头企业云南绿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作协议,组培种苗生产也进入工厂化阶段。油梨种苗繁育技术体系的构建,为云南普洱孟连县、四川凉山州会东县油梨“一县一业”产业发展,以及我国油梨产业化、规模化提供技术支撑。


  海口站油梨研究团队带头人王甲水副研究员为该种苗繁育技术体系的牵头人,马蔚红研究员、杨宏宾助理研究员、李艳霞助理研究员等参与该项研究。自组建以来,海口站油梨研究团队重点围绕油梨种质资源的精准评价、品种创新、果实品质特性及形成机理等内容开展研究,建立并获批海南省油梨种质资源圃,在《Food Hydrocolloids》《Food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