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院所动态 » 详细
热带农业科技助力中国-哥伦比亚多领域合作互惠互利
作者:院办公室、国际合作处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3-11-04

  据新华社报道:10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哥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习总书记对“优化双边贸易”“鼓励更多哥伦比亚特色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共享绿色发展机遇”等推动发展中哥双边多领域合作提出殷切期望。

    

  中哥两国“多领域合作互惠互利”是新华社对中哥两国元首会谈内容报道的重要篇章之一。原文指出:今年9月,在位于海南省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实验室里,来自哥伦比亚国家学习服务中心的讲师埃文.奥拉亚,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学习木薯组培快速繁育技术。


  本次研修班为商务部主办、中国热科院承办的发展中国家木薯产业发展研修班,有来自11个国家的31名学员,通过参观考察、现场教学、文化体验等方式,学习木薯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经验。


  采访中,埃文.奥拉亚说,回国后,她打算用这些先进技术帮助哥伦比亚农民提高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她还说,中国的农牧业、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相关的技术十分先进,课程中我们能够了解木薯的种植、加工转化以及生产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等内容,例如,使用木薯茎作为基质栽培食用菌,生产木薯酸奶,用木薯粉制作各类糕点食品,能帮助哥伦比亚学习服务中心理解如何生产新的木薯产品,并使该产品产生更大的影响和附加值。


  中国与哥伦比亚建交43年,两国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多年来,中哥双方不仅有货物来往,还有经验交流。中国热科院与总部位于哥伦比亚的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简称“CIAT” )于1982年开启合作,双方开展良好合作交流迄今已有41年。


结缘热带农业

1967年,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成立,总部就设在哥伦比亚。198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五年,CIAT主动拜访中国热科院(前身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开启了CIAT和中国热科院如常青树般长久合作的新篇章。


  40余年间,国际热带农业中心与中国热科院合作项目多达30余项,为我国引进了2000多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为中国热科院培养了40多名热带农业科技专家,双方还联合培训了包括12个国家的35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为我我国热带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木薯见证友谊

   以世界热区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木薯为例,木薯号称“地下粮仓”和“淀粉之王”,是全球第六大粮食作物,是非洲许多国家的主粮。中国热科院自主选育的优良木薯品种产量高、抗性强,口感风味极佳,“华南5号”木薯、“华南205号”木薯等是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木薯,全国90%以上的木薯新品种也出自中国热科院,这些都离不开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的支持和帮助。


  赫尔南·塞巴略斯,是2022年中国政府友谊奖、2023年海南省国际合作奖获得者,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木薯科学家。人民日报评价他是见证中国发展,促进友好交往的使者。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与中国热科院专家联合开展木薯种质收集、评价和育种研究交流,为双方在木薯领域合作及中国热区木薯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骨干。


  2023年9月30日,正逢中国的中秋国庆双节,赫尔南·塞巴略斯这位与中国热科院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又一次来到中国热科院,与来自11个国家的31名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短暂交流。专程拜访,暖心问候,精诚合作,共谋发展,这是双方深厚友谊的见证。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的Koki Kono和Reinhardt H.Howeler都是国际木薯专家,在木薯种植和收获的季节,他们每年都要来中国两三次,一到中国,他们就奔赴科研项目区、山区的农户家送木薯种茎,查看收成,与中国科研工作者探讨解决问题。这种跨越国际的奉献精神,深深影响着中国热科院的科研人员,更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重。

   

合作生生不息

  为表彰外国专家和国外机构作出的突出贡献,经中国热科院推荐的6名外国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4名外国专家和2个国际组织获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奖,1个国际组织获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


  他们获得了中国政府的高度认可,1996年,Reinhardt  Howeler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06年,SegenetKelemu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16年, Rainer Schultze-Kraft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木薯科学家赫尔南·塞巴略斯(Hernan Ceballos Lascano)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海南省也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付出,1999年,Koki Kono获得海南省“椰岛奖”;2000年, Peter Kerridge 和Sukumar    Chakraborty获海南省“椰岛奖”;2002年,RalphRoothaert海南省“椰岛友谊奖”, Kawano荣获“椰岛奖纪念奖”。

   

  CIAT与中国热科院的交流合作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充盈着超越国界的诚挚友谊,早已成为国际组织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典范。这友谊如今已转化为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在助力中国援助世界热区减饥减贫、保障世界热区粮食安全、促进全球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中国热科院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全球行动计划的重要技术依托力量,积极致力于在世界热区推广实施“木薯倍增计划”,这也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希望世界和平相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初心。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棕榈作物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训班在文昌顺利开班
  •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花叶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院所动态

热带农业科技助力中国-哥伦比亚多领域合作互惠互利

  作者: 院办公室、国际合作处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3-11-04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据新华社报道:10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哥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习总书记对“优化双边贸易”“鼓励更多哥伦比亚特色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共享绿色发展机遇”等推动发展中哥双边多领域合作提出殷切期望。

    

  中哥两国“多领域合作互惠互利”是新华社对中哥两国元首会谈内容报道的重要篇章之一。原文指出:今年9月,在位于海南省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实验室里,来自哥伦比亚国家学习服务中心的讲师埃文.奥拉亚,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学习木薯组培快速繁育技术。


  本次研修班为商务部主办、中国热科院承办的发展中国家木薯产业发展研修班,有来自11个国家的31名学员,通过参观考察、现场教学、文化体验等方式,学习木薯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经验。


  采访中,埃文.奥拉亚说,回国后,她打算用这些先进技术帮助哥伦比亚农民提高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她还说,中国的农牧业、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相关的技术十分先进,课程中我们能够了解木薯的种植、加工转化以及生产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等内容,例如,使用木薯茎作为基质栽培食用菌,生产木薯酸奶,用木薯粉制作各类糕点食品,能帮助哥伦比亚学习服务中心理解如何生产新的木薯产品,并使该产品产生更大的影响和附加值。


  中国与哥伦比亚建交43年,两国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多年来,中哥双方不仅有货物来往,还有经验交流。中国热科院与总部位于哥伦比亚的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简称“CIAT” )于1982年开启合作,双方开展良好合作交流迄今已有41年。


结缘热带农业

1967年,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成立,总部就设在哥伦比亚。198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五年,CIAT主动拜访中国热科院(前身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开启了CIAT和中国热科院如常青树般长久合作的新篇章。


  40余年间,国际热带农业中心与中国热科院合作项目多达30余项,为我国引进了2000多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为中国热科院培养了40多名热带农业科技专家,双方还联合培训了包括12个国家的35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为我我国热带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木薯见证友谊

   以世界热区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木薯为例,木薯号称“地下粮仓”和“淀粉之王”,是全球第六大粮食作物,是非洲许多国家的主粮。中国热科院自主选育的优良木薯品种产量高、抗性强,口感风味极佳,“华南5号”木薯、“华南205号”木薯等是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木薯,全国90%以上的木薯新品种也出自中国热科院,这些都离不开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的支持和帮助。


  赫尔南·塞巴略斯,是2022年中国政府友谊奖、2023年海南省国际合作奖获得者,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木薯科学家。人民日报评价他是见证中国发展,促进友好交往的使者。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与中国热科院专家联合开展木薯种质收集、评价和育种研究交流,为双方在木薯领域合作及中国热区木薯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骨干。


  2023年9月30日,正逢中国的中秋国庆双节,赫尔南·塞巴略斯这位与中国热科院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又一次来到中国热科院,与来自11个国家的31名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短暂交流。专程拜访,暖心问候,精诚合作,共谋发展,这是双方深厚友谊的见证。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的Koki Kono和Reinhardt H.Howeler都是国际木薯专家,在木薯种植和收获的季节,他们每年都要来中国两三次,一到中国,他们就奔赴科研项目区、山区的农户家送木薯种茎,查看收成,与中国科研工作者探讨解决问题。这种跨越国际的奉献精神,深深影响着中国热科院的科研人员,更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重。

   

合作生生不息

  为表彰外国专家和国外机构作出的突出贡献,经中国热科院推荐的6名外国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4名外国专家和2个国际组织获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奖,1个国际组织获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


  他们获得了中国政府的高度认可,1996年,Reinhardt  Howeler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06年,SegenetKelemu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16年, Rainer Schultze-Kraft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木薯科学家赫尔南·塞巴略斯(Hernan Ceballos Lascano)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海南省也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付出,1999年,Koki Kono获得海南省“椰岛奖”;2000年, Peter Kerridge 和Sukumar    Chakraborty获海南省“椰岛奖”;2002年,RalphRoothaert海南省“椰岛友谊奖”, Kawano荣获“椰岛奖纪念奖”。

   

  CIAT与中国热科院的交流合作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充盈着超越国界的诚挚友谊,早已成为国际组织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典范。这友谊如今已转化为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在助力中国援助世界热区减饥减贫、保障世界热区粮食安全、促进全球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中国热科院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全球行动计划的重要技术依托力量,积极致力于在世界热区推广实施“木薯倍增计划”,这也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希望世界和平相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初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