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院所动态 » 详细
中国热科院4项成果入选2024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作者:产业发展处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4-05-11

   

  近日,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了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重大引领性技术。中国热科院培育的“热研879”橡胶树、“宝岛蕉”香蕉等2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抗香蕉枯萎病品种关键栽培技术、抗病品种配套调土增菌的香蕉枯萎病防控技术等2个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热研879”橡胶树是超高产品种。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6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18年获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亩产可达200公斤,较高产对照品种RRIM600提高50%以上,适宜在我国轻风轻寒植胶区种植。(牵头单位:橡胶所;选育人:黄华孙、李维国、高新生、张晓飞、王祥军等)


  “宝岛蕉”是由台湾“新北蕉”组织培养变异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抗香蕉枯萎病品种。2012年通过海南省认定,2021年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梳整齐,果串首尾均匀,生果果皮青绿色,催熟后金黄色,果肉淡黄色,可食率在65%以上,口感细腻,甜度、香味适中,风味佳,货架期长,耐贮性好。在海南生长周期一般为330-360 d,高产蕉园单株产量达30.0-35.0 kg,每公顷可达72000.0 kg左右。中抗香蕉枯萎病,田间枯萎病发病率<5%,综合品质优良。适宜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东南亚国家种植。该品种已连续两年(2023、2024)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目前国内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累计推广面积130万亩以上。(牵头单位:品资所、环植所等;选育人:魏守兴、程世敏、曾凡云、张欣、谢子四、李凯、赵增贤、谢艺贤等)


  抗香蕉枯萎病品种关键栽培技术是以我国主要的抗香蕉枯萎病品种为核心,针对抗香蕉枯萎病品种生育期长、营养规律不明确以及容易露头等问题,在“土壤改良+灭线虫+少动土+平衡施肥 ”的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基础之上,研发并建立了肥料供应与作物养分需求同步的养分同步供应方案,发明了能够克服香蕉长期定植时容易出现露头且位置不整齐现象的“定向低位二次留芽方法”。该技术实现了在香蕉生产中良种配良法、生产生态协调发展,有效解决了我国香蕉种植区枯萎病不断蔓延、蕉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 持续下降、果实品质下降、生产效益低等问题,促进了种植户增产增收,为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牵头单位:品资所;完成人:黄丽娜、魏守兴、程世敏、魏军亚等)


  抗病品种配套调土增菌的香蕉枯萎病防控技术针对香蕉枯萎病危害的产业难题,研发了以“抗病品种应用为核心、病原菌快速检测为指导、土壤调理为基础、有益微生物添加为补充、少耕免耕栽培为配套”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形成国家农业行业标准《香蕉枯萎病防治技术规范》(NY/T 4235- 2022)。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显著提高蕉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pH值,降低了土壤中枯萎病菌的孢子浓度,使重病区枯萎病发病率降至10 %以下、中轻病区发病率降至3 %以下,增产13%-35%,实现了香蕉枯萎病可防可控。该技术曾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十大热带作物重大技术,相关授权发明23件,近2年累计推广303万亩,有力支撑了我国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牵头单位:生物所;完成人:谢江辉、王尉、周登博、井涛、陈宇丰、李凯、魏永赞、赵炎坤、张妙宜、起登凤、冯均庭等)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院所动态

中国热科院4项成果入选2024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作者: 产业发展处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4-05-11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日,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了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重大引领性技术。中国热科院培育的“热研879”橡胶树、“宝岛蕉”香蕉等2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抗香蕉枯萎病品种关键栽培技术、抗病品种配套调土增菌的香蕉枯萎病防控技术等2个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热研879”橡胶树是超高产品种。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6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18年获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亩产可达200公斤,较高产对照品种RRIM600提高50%以上,适宜在我国轻风轻寒植胶区种植。(牵头单位:橡胶所;选育人:黄华孙、李维国、高新生、张晓飞、王祥军等)


  “宝岛蕉”是由台湾“新北蕉”组织培养变异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抗香蕉枯萎病品种。2012年通过海南省认定,2021年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梳整齐,果串首尾均匀,生果果皮青绿色,催熟后金黄色,果肉淡黄色,可食率在65%以上,口感细腻,甜度、香味适中,风味佳,货架期长,耐贮性好。在海南生长周期一般为330-360 d,高产蕉园单株产量达30.0-35.0 kg,每公顷可达72000.0 kg左右。中抗香蕉枯萎病,田间枯萎病发病率<5%,综合品质优良。适宜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东南亚国家种植。该品种已连续两年(2023、2024)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目前国内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累计推广面积130万亩以上。(牵头单位:品资所、环植所等;选育人:魏守兴、程世敏、曾凡云、张欣、谢子四、李凯、赵增贤、谢艺贤等)


  抗香蕉枯萎病品种关键栽培技术是以我国主要的抗香蕉枯萎病品种为核心,针对抗香蕉枯萎病品种生育期长、营养规律不明确以及容易露头等问题,在“土壤改良+灭线虫+少动土+平衡施肥 ”的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基础之上,研发并建立了肥料供应与作物养分需求同步的养分同步供应方案,发明了能够克服香蕉长期定植时容易出现露头且位置不整齐现象的“定向低位二次留芽方法”。该技术实现了在香蕉生产中良种配良法、生产生态协调发展,有效解决了我国香蕉种植区枯萎病不断蔓延、蕉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 持续下降、果实品质下降、生产效益低等问题,促进了种植户增产增收,为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牵头单位:品资所;完成人:黄丽娜、魏守兴、程世敏、魏军亚等)


  抗病品种配套调土增菌的香蕉枯萎病防控技术针对香蕉枯萎病危害的产业难题,研发了以“抗病品种应用为核心、病原菌快速检测为指导、土壤调理为基础、有益微生物添加为补充、少耕免耕栽培为配套”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形成国家农业行业标准《香蕉枯萎病防治技术规范》(NY/T 4235- 2022)。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显著提高蕉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pH值,降低了土壤中枯萎病菌的孢子浓度,使重病区枯萎病发病率降至10 %以下、中轻病区发病率降至3 %以下,增产13%-35%,实现了香蕉枯萎病可防可控。该技术曾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十大热带作物重大技术,相关授权发明23件,近2年累计推广303万亩,有力支撑了我国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牵头单位:生物所;完成人:谢江辉、王尉、周登博、井涛、陈宇丰、李凯、魏永赞、赵炎坤、张妙宜、起登凤、冯均庭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