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热科院南亚所植物营养研究室在热带典型有机物料改良土壤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
砖红壤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但其风化程度高、保肥能力弱,对外源物料敏感,其肥力与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热带土壤改良需求迫切,而有机物料还田是改良砖红壤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同物料的具体效果尚缺乏系统研究。例如,菠萝叶、香蕉茎、椰壳是热带地区丰富的农业废弃物,有机肥则是常用土壤培肥材料。明确它们对土壤影响的差异,对科学指导田间实践至关重要。
研究团队通过为期3年的尼龙袋培养实验,将菠萝叶、香蕉茎、椰壳和有机肥四种物料分别与土壤混合,在 90 天、180 天、270 天和 1080 天(约 3 年)四个时间点采样,综合分析土壤 pH、电导率、有机酸含量、团聚体结构、碳氮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等关键指标。系统揭示了菠萝叶、香蕉茎、椰壳和有机肥四种热带典型有机物料还田对砖红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热带地区土壤改良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图1 有机物料混土培养90天和1080天土壤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可根据实际改良需求选择有机物料:香蕉茎改良作用高效、快速,适用于生长周期短作物的短期土壤改良;若追求长期改良效果,椰壳和有机肥是更优选择。此外,不同物料混合还田能结合各自优势,进一步提升土壤改良效率。
图2有机物料混土培养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Tropical Typical Organic Materials on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为题发表于期刊《Agronomy》。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作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宋书会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石伟琦研究员和马海洋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073-4395/15/5/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