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在澄迈县一片生机勃勃的700亩福橙示范园里,一场静悄悄的“绿色革命”正从天而降。伴随着旋翼的低鸣,2台捕食螨撒施专用无人机腾空而起,精准地将数以千万计的捕食螨“天兵”投放到福橙树之间。这标志着利用无人机高效释放捕食螨,实现福橙作物“以螨治螨”,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为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作业现场
长期以来,化学农药过度使用是制约我国热带特色果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痛点。中国热科院环植所科研人员聚焦绿色防控技术,大胆科研创新,将生物防治与现代农业智能装备深度融合。该技术负责人陈俊谕博士在现场介绍:“红蜘蛛等微小害虫是福橙的主要威胁。捕食螨是其天然克星,但传统人工释放效率低、成本高、覆盖不均。无人机装备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无人机作业速度惊人,据测算,完成10亩示范区的捕食螨释放,无人机仅需约6分钟,效率较传统人工释放提升数十倍,解决了生物防治技术推广中的人力资源瓶颈。“该技术是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关键一环,与诱虫色板、昆虫信息素、植物诱抗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协同,共同构建起福橙园立体生态防控网” ,中国热科院环植所所长王树昌研究员提到。
通过利用天敌昆虫“以螨治螨”生物防治等系列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澄迈福橙示范区正稳步迈向“化学农药减量15%以上”的核心目标。这一变革带来的不仅是数字的降低,更是看得见的生态与经济双赢。化学农药残留不仅显著减少,果园生态环境及周边水源安全也得到更好保护,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为打造绿色、有机的“福橙”品牌注入了核心竞争优势。
正在果园忙碌的基地负责人宋丰技术员感触颇深:“以前背着药筒打药,又累又担心药害。现在看无人机‘放天敌’,又快又安全,树上红蜘蛛少了,果子看着更健康!”。澄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李良会表示:“无人机释放捕食螨‘以螨治螨’技术的成功应用,是澄迈县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700亩示范区不仅要做成技术集成的‘样板田’,更要成为辐射带动的‘播种机’ ”。
下一步,中国热科院环植所将归纳总结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无人机+天敌生物防治”技术模式,加大培训与宣传力度,让这项“空中卫士”技术惠及更多柑橘类作物种植户,乃至推广到其他热带特色果蔬产业,为我国农业绿色健康转型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热科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