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院所动态 » 详细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近期完成《“十五五”香蕉产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报告》
作者:生物所,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5-08-05

  近日,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完成了《"十五五"香蕉产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报告》编制工作,该报告由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谢江辉牵头,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王芳和首席办周登博共同参与。报告系统谋划了我国香蕉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报告全面梳理了我国香蕉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现状。研究显示,我国香蕉种植区域呈现"东移西扩"特征,2005-2017年产业规模快速扩张,2018年后进入调整转型阶段。当前产业发展面临枯萎病防控、病虫害种群结构变化、农机农艺配套、农药规范使用、品质一致性等亟待解决问题。

  报告提出了"十五五"期间香蕉产业优化布局的总体思路:立足农业强国建设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规模、优结构、提品质、增效益"的发展方向,强化科技引领和市场导向,推行适区适种,优化品种结构,推进绿色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香蕉产业面临三大发展瓶颈:一是枯萎病持续威胁,新病虫害频发;二是农机农艺配套不足,生产效率偏低;三是农药使用不规范,品质参差不齐。针对这些问题,报告创新性提出"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对各主产区作出精准定位:一是在滇南-滇西南优势产区重点防治香蕉枯萎病,发展高原特色品种;二是在桂南-桂西南-粤西产区推广抗病抗寒优质品种,调减易感病品种,重点发展粉蕉等特色蕉类;三是在海南-雷州半岛产区发展抗病优质品种,适度种植特色蕉;四是在珠三角-粤东-闽南产区重点发展抗病粉蕉和抗寒抗风特色品种。

  报告同时提出十大优化措施,涵盖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包括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优化品种结构、发展宜机轻简化栽培、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高采后处理水平、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建立品牌与市场推广体系、拓展产业业态功能,全方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报告将为"十五五"期间我国香蕉产业科学布局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助力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在热带农业遥感监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创区域尺度木薯种植遥感制图框架
  • 中国热科院与美国夏威夷州代表团举行座谈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院所动态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近期完成《“十五五”香蕉产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报告》

  作者: 生物所,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5-08-05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日,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完成了《"十五五"香蕉产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报告》编制工作,该报告由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谢江辉牵头,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王芳和首席办周登博共同参与。报告系统谋划了我国香蕉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报告全面梳理了我国香蕉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现状。研究显示,我国香蕉种植区域呈现"东移西扩"特征,2005-2017年产业规模快速扩张,2018年后进入调整转型阶段。当前产业发展面临枯萎病防控、病虫害种群结构变化、农机农艺配套、农药规范使用、品质一致性等亟待解决问题。

  报告提出了"十五五"期间香蕉产业优化布局的总体思路:立足农业强国建设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规模、优结构、提品质、增效益"的发展方向,强化科技引领和市场导向,推行适区适种,优化品种结构,推进绿色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香蕉产业面临三大发展瓶颈:一是枯萎病持续威胁,新病虫害频发;二是农机农艺配套不足,生产效率偏低;三是农药使用不规范,品质参差不齐。针对这些问题,报告创新性提出"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对各主产区作出精准定位:一是在滇南-滇西南优势产区重点防治香蕉枯萎病,发展高原特色品种;二是在桂南-桂西南-粤西产区推广抗病抗寒优质品种,调减易感病品种,重点发展粉蕉等特色蕉类;三是在海南-雷州半岛产区发展抗病优质品种,适度种植特色蕉;四是在珠三角-粤东-闽南产区重点发展抗病粉蕉和抗寒抗风特色品种。

  报告同时提出十大优化措施,涵盖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包括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优化品种结构、发展宜机轻简化栽培、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高采后处理水平、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建立品牌与市场推广体系、拓展产业业态功能,全方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报告将为"十五五"期间我国香蕉产业科学布局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助力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