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信息表 | |||
一、基本信息 | |||
姓名 | 吕宝乾 | 出生年月 | 1977.01 |
性别 | 男 | 职称 | 正高级研究员 |
工作单位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方向 | 入侵害虫与生物防治 |
导师类型 (博导、硕导) | 硕导 | 研究生培养人数(一导) | 博士研究生: 人;硕士研究生:5 人 |
二、联系方式 | |||
通讯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
联系电话 | 18889602109 | ||
lvbaoqian@hotmail.com | |||
三、教育经历 | |||
起止时间(yyyy.mm-yyyy.mm) | 毕业院校 | 学习专业 | |
1996.09-2000.07 | 山东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
2000.09-2003.07 | 福建农林大学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2007.06-2010.12 | 扬州大学 | 植物保护 | |
2007.06-2010.12 | 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 | 植物保护 | |
四、科研项目情况(本人主持,限5项) | |||
项目类型 | 项目(课题)名称 | 项目经费 | 起止时间(yyyy.mm-yyyy.mm) |
省部级项目 | 农作物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防治 | 60万元 | 2023.01-2023.12 |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合作方向项目 | 海南-越南重要跨境害虫联合监测及防控技术合作研究 | 40万元 | 2022.03-2024.07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终年繁殖区(海南)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监测与组网技术 | 100万元 | 2021.12-2023.12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周年繁殖区(海南)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 90万元 | 2019.12-2021.12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 | 南繁作物害虫天敌寄生蜂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 50万元 | 2019.03-2021.12 |
五、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限5篇)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度 | 影响因子 |
Biological pest control protects pollinators | Science | 2023 | 63.714 |
Ecology, invasion history and biodiversity-driven management of the coconut black-headed caterpillar Opisina arenosella in Asia |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2023 | 6.627 |
Safety Evaluation of Chemical Insecticides to Tetrastichus howardi (Hymenoptera Eulophidae), a Pupal Parasitoid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Lepidoptera Noctuidae) Using Three Exposure Routes | Insects | 2022 | 3.139 |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Habrobracon hebetor (Say), as parasitoid of 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st Management | 2022 | 1.766 |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supplementary foo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fecundity of the Eulophid parasitoid Tetrastichus howardi on Spodoptera frugiperda (Lepidoptera Noctuida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st Management | 2021 | 1.766 |
六、获奖成果(限5项)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型及等级 | 获奖年度 | 本人排名 |
热带危险性害虫风险分析及监测预警技术集成利用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 2021 | 第一 |
海南瓜菜重要夜蛾类害虫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 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17 | 第二 |
生物防治为主的重大入侵害虫椰心叶甲持续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14 | 第五 |
七、出版著作(限5部,主编或副主编) | |||
著作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年度 | 本人角色 |
南繁区主要病虫害原色图谱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2 | 主编 |
南繁有害生物·防治篇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2 | 主编 |
南繁有害生物·检测与监测篇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1 | 主编 |
南繁有害生物·基础篇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 | 主编 |
椰子织蛾防控技术 | 海南出版社 | 2019 | 主编 |
八、获授权专利(限5项,前2完成人) | |||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 本人排序 | |
一种防雷雨分时段虫情测报灯 | ZL202222453469.3 | 第一 | |
一种收集米蛾幼虫的装置 | ZL202220682179.3 | 第一 | |
一种植物保护剂及其使用方法 | ZL201910209150.6 | 第一 | |
一种生物防治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方法 | ZL201910196942.4 | 第一 | |
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 | ZL201820944970.0 | 第一 | |
九、制修订标准(限5项,前2完成人) | |||
标准名称 | 标准类型 | 发布年度 | 本人排序 |
草地贪夜蛾调查监测技术规程 | 地方标准 | 2021 | 第一 |
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椰子织蛾 | 行业标准 | 2019 | 第一 |
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截脉姬小蜂繁殖与释放技术规程 | 行业标准 | 2013 | 第二 |
十、登记软件著作权(限5项,第一完成人) | |||
软件著作权名称 | 登记号 | 开发完成时间 | |
十一、获植物新品种权(限5项,第一完成人) | |||
品种名称(含属、种) | 品种权人 | 授权年度 | 本人排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