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信息表 | |||
一、基本信息 | |||
姓名 | 彭军 | 出生年月 | 1978年4月 |
性别 | 男 | 职称 | 研究员 |
工作单位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方向 | 分子植物病理学 |
导师类型 (博导、硕导) | 博导、硕导 | 研究生培养人数(一导) | 博士研究生:0人;硕士研究生: 0人 |
二、联系方式 | |||
通讯地址 | 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 ||
联系电话 | 18689570112 | ||
swaupj2@126.com | |||
三、教育经历 | |||
起止时间(yyyy.mm-yyyy.mm) | 毕业院校 | 学习专业 | |
2017.12-2018.12 | 美国加州大学访问 | 分子植物病理学 | |
2008.09-2013.07 | 中国农业大学 | 分子植物病理学 | |
四、科研项目情况(本人主持,限5项) | |||
项目类型 | 项目(课题)名称 | 项目经费 | 起止时间(yyyy.mm-yyyy.mm)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 香蕉技术产业体系病害防控(CARS31-08) | 59.5万元/年 | 2016年开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 小 RNA 调控香蕉-枯萎菌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抗枯育种分子设计(31661143003) | 240万 | 2017-20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香蕉枯萎菌侵染过程中编码microRNA-likes介导的基因调控机制研究及抗枯种质创新(31571957) | 60万 | 2016-2019 |
海南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项目 | miRNA在香蕉-枯萎菌分子互作中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抗枯萎种质创新(2019RC269) | 10万 | 2020-2022 |
五、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限5篇) |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年度 | 影响因子 |
香蕉枯萎病菌细胞周期蛋白C1基因FocFCC1的鉴定、表型分析和作为内源报告基因的可行性评估 |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 |
香蕉枯萎病菌 myosin-1基因的功能分析及外施 dsRNA 介导的抗性评估 | 植物病理学报 | 2022 | |
香蕉枯萎病菌 Argonaute基因功能分析及其调控小 RNA 发生 | 菌物学报 | 2022 | |
香蕉枯萎病菌比卡菌素聚酮合酶编码基因 Bik1 的鉴定以及作为内源报告基因在 CRISPR/Cas9体系中的可行性评估 | 热带作物学报 | 2022 | |
六、获奖成果(限5项) |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型及等级 | 获奖年度 | 本人排名 |
个人奖励 | 海南省“领军人才” 认定(证书号: HNRCL201900321) | 2019 | 1 |
个人奖励 | “南海名家” 培养计划(证书编号: 20191075) | 2019 | 1 |
个人奖励 | 海南省“双百” 人才团队拟认定名单“香蕉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核心团队成员 | 2020 | 4 |
七、出版著作(限5部,主编或副主编) | |||
著作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年度 | 本人角色 |
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理论与实践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 | 副主编 |
八、获授权专利(限5项,前2完成人) | |||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 本人排序 | |
一种香蕉枯萎菌低丰度milRNAs的体外验证方法 | ZL 2018 1 1630270.5 | 1 | |
一种香蕉枯萎菌4号生理小种DCL基因缺失突变体及其小RNA | ZL 2019 1 0362380.6 | 1 | |
一种香蕉枯萎病myosin-1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构建方法 | ZL 2019 1 0303205.X | 1 | |
一种定量检测芒果炭疽病的方法 | ZL 2018 1 0062983.X | 1 | |
一种香蕉枯萎菌4号生理小种AGO基因缺失突变体 | ZL 2019 1 0362416.0 | 2 | |
九、制修订标准(限5项,前2完成人) | |||
标准名称 | 标准类型 | 发布年度 | 本人排序 |
十、登记软件著作权(限5项,第一完成人) | |||
软件著作权名称 | 登记号 | 开发完成时间 | |
十一、获植物新品种权(限5项,第一完成人) | |||
品种名称(含属、种) | 品种权人 | 授权年度 | 本人排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