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热科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智慧农业研究团队在干旱监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多元标准化干旱指数(MSDI),系统揭示了华南农业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聚焦于提升热带农业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adaptation)与韧性(resilience),本研究依托海南省唐华俊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开展,旨在支撑热带农业气候适应与抗旱治理,有效减轻高温干旱等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干旱风险显著上升,短期干旱事件更为频发且强度增强。归因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湿度、植被指数和潜在蒸散量是主要驱动因素(贡献度分别为26.9%、12.6%和10.5%)。华南地区常年气候湿润、植被覆盖度高,干旱过程更多受大气蒸散需求与植被蒸腾加剧的双重影响,而非降水不足主导。在气候变暖和湿度下降的情况下使蒸发加剧,红壤保水性差与高强度农业活动又进一步放大了水分流失,导致该区域更易出现短促而剧烈的干旱事件,并造成作物减产与品质下降。
基于研究结果,团队进一步提出了面向农户和政策制定者的抗旱管理建议,为热带农业区气候适应与风险防控提供了决策参考。此外,本研究还系统分析了我国东部农业区的干旱演变特征,为不同气候区的农业气候适应研究提供了比较依据。

图1 研究区概况图

图2 基于XGBoost+SHAP的干旱归因分析
该研究成果以“Comprehensive drought detection,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and attribution across different agricultural climate zones in Eastern China using a copula-based drought index”为题发表于《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中国热科院科技信息所马艺文助理研究员为第一作者,马艺文助理研究员和禹萱助理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此研究得到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25.109902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