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中国热科院在三种常见膳食纤维对木薯淀粉性质影响及互作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香饮所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近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在三种常见膳食纤维对木薯淀粉性质影响及互作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通过多重表征阐明了三种常见膳食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对木薯淀粉理化性质及消化性影响。此外,研究团队根据核磁数据和前人结构信息构建了三种膳食纤维的分子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在微观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膳食纤维与淀粉的分子相互作用机理,同时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在宏观物理水平上进行验证。


图1研究工作概述图

图1  研究工作概述图


淀粉作为人类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在食品工业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木薯淀粉由于其广泛可用性和低成本,在食品加工和其他工业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木薯淀粉的某些固有特性,如低糊化温度和高粘度,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特别是木薯淀粉的快消化性,摄入后会导致血糖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糖尿病等疾病。因此,调控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和消化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膳食纤维被认为是人体第七大必需营养素,它已被广泛用于调节淀粉消化。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混合膳食纤维对淀粉理化性质和消化率的影响,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膳食纤维的三种最常见的基本组分—广泛存在于各种植源性食物中。迄今为止,对这三种基本组分对淀粉的理化性质和消化率的影响,以及它们与淀粉的特定相互作用机理仍然缺乏系统研究。


基于此,探究了不同添加量的三种膳食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对木薯淀粉的性质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宏观物理层面与微观分子层面,三种膳食纤维均会与淀粉通过氢键等作用力进行结合,结合能力呈现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结合模式分别为:淀粉链缠绕在纤维素上形成局部特异性的环形缠绕,半纤维素与淀粉链相互缠绕形成类似双螺旋,木质素被淀粉链包裹缠绕形成V型复合物。结合能力与结合模式的差异导致在降低粘度、降低粘弹性、增大分子粒径、增强结晶性、增强热稳定性等方面均呈现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但在降低消化性上呈现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添加最多半纤维素呈现出最高的抗性淀粉含量(58.91%±0.36%)和最低的血糖生成指数(64.96%±0.35%)。这些发现揭示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与木薯淀粉在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机制,同时为淀粉改性及低血糖食品的开发提供新的见解。


相关成果以“Multi-per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s of three common dietary fiber on cassava starch properties”为题发表于《Food Chemistry》。香饮所联培硕士吕广佳为第一作者,东北林业大学李德海副教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饮所张雨桐助理研究员、张彦军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成果依托海南省特色热带作物适宜性加工与品质控制重点实验室,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人才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25041883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专家库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中国热科院在三种常见膳食纤维对木薯淀粉性质影响及互作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 中国热科院在芒果与病原真菌互作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中国热科院在三种常见膳食纤维对木薯淀粉性质影响及互作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 香饮所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5-11-13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在三种常见膳食纤维对木薯淀粉性质影响及互作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通过多重表征阐明了三种常见膳食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对木薯淀粉理化性质及消化性影响。此外,研究团队根据核磁数据和前人结构信息构建了三种膳食纤维的分子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在微观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膳食纤维与淀粉的分子相互作用机理,同时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在宏观物理水平上进行验证。


图1研究工作概述图

图1  研究工作概述图


淀粉作为人类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在食品工业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木薯淀粉由于其广泛可用性和低成本,在食品加工和其他工业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木薯淀粉的某些固有特性,如低糊化温度和高粘度,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特别是木薯淀粉的快消化性,摄入后会导致血糖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糖尿病等疾病。因此,调控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和消化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膳食纤维被认为是人体第七大必需营养素,它已被广泛用于调节淀粉消化。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混合膳食纤维对淀粉理化性质和消化率的影响,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膳食纤维的三种最常见的基本组分—广泛存在于各种植源性食物中。迄今为止,对这三种基本组分对淀粉的理化性质和消化率的影响,以及它们与淀粉的特定相互作用机理仍然缺乏系统研究。


基于此,探究了不同添加量的三种膳食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对木薯淀粉的性质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宏观物理层面与微观分子层面,三种膳食纤维均会与淀粉通过氢键等作用力进行结合,结合能力呈现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结合模式分别为:淀粉链缠绕在纤维素上形成局部特异性的环形缠绕,半纤维素与淀粉链相互缠绕形成类似双螺旋,木质素被淀粉链包裹缠绕形成V型复合物。结合能力与结合模式的差异导致在降低粘度、降低粘弹性、增大分子粒径、增强结晶性、增强热稳定性等方面均呈现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但在降低消化性上呈现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添加最多半纤维素呈现出最高的抗性淀粉含量(58.91%±0.36%)和最低的血糖生成指数(64.96%±0.35%)。这些发现揭示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与木薯淀粉在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机制,同时为淀粉改性及低血糖食品的开发提供新的见解。


相关成果以“Multi-per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s of three common dietary fiber on cassava starch properties”为题发表于《Food Chemistry》。香饮所联培硕士吕广佳为第一作者,东北林业大学李德海副教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饮所张雨桐助理研究员、张彦军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成果依托海南省特色热带作物适宜性加工与品质控制重点实验室,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人才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25041883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