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導報網訊】8月26日,記者從樂東縣農業農村局處知悉,台風“劍魚”影響剛過,中國熱带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環植所”)迅速啟動“一所對一縣”科技帮扶機制。由蒲金基副所長带隊,組織產業發展部負責人劉以道、楊臘英研究員、張賀博士、楊桂生博士等5人組成鄉村振興科技服務隊,第一時間奔赴樂東黎族自治縣,聚焦熱带高效特色農業受災難題,開展“靶向式”科技救災服務。
一線查災:摸清“一縣”受損實情
▲專家們正在查看植物倒伏、假莖折斷情況
鄉村振興科技服務隊直奔樂東縣香蕉、火龍果、芒果、百香果等核心種植區,以“一所對一縣”精准對接模式深入果園基地排查災情。在香蕉園,專家們仔細查看香蕉倒伏、假莖折斷情況,記錄蕉株受損數量與程度;在火龍果基地,重點檢查枝條斷裂及病蟲害潛在風險,同時與種植戶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受災面積、預估損失及復產難點,為后續“一縣一策”救災方案收集一手數據。
物資送技:築牢“一縣”復產支撐
▲中國熱科院“一所帮一縣”樂東科技服務團合影
針對樂東災后農業恢復急需,中國熱科院環植所圍繞“一所帮一縣”目標,現場落實兩項關鍵支持:
發放救災物資:精准調配農藥、肥料等農資及自主研發的復合微生物菌肥,價值超1萬元,有效解決農戶災后作物養護、病蟲害應急防控的物資缺口。
送技術“工具書”:結合樂東縣熱带作物生長現狀及台風受災特點,編寫《台風災后農業恢復生產技術手冊》,涵蓋橡膠、檳榔、香蕉、瓜菜、芒果等主要熱带高效作物的“災前預防、災后恢復生產”技術要點,確保農戶看得懂、用得上。
座談聯動:夯實“一縣”長效服務
鄉村振興科技服務隊與樂東縣農業農村局、縣科工信局召開專項座談會,深化“一所對一縣”協作機制。會上,樂東縣相關部門介紹農業受災概況,包括特色作物受災面積、農業設施損毀程度及復產技術瓶頸;熱科院環植所專家結合實地調研,針對性提出“修復生產設施、排澇去積水、扶正倒伏果樹、加強病蟲害防控與水肥管理”等建議,並明確后續將持續跟蹤復產進度,按需提供“靶向式”技術指導、專家駐點等服務,推動科技帮扶從“災后應急”向“長效支撐”延伸。
此次行動既為樂東熱带高效特色農業災后復產送去科技“及時雨”,也完善了科研單位與地方的精准對接機制。后續,中國熱科院環植所將持續聚焦樂東農業需求,以科技力量助力當地盡快恢復生產,守護熱带特色農業發展成果,支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报道链接:https://www.jdonline.com.hk/content_98829.html?share_token=de9dc12d-d625-453a-bde7-410411b30d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