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至18日,2025海南农业科技创新交流活动暨农业科技大市场建设推进活动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聚合核心要素 激发创新动能”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成果展示、主题演讲、圆桌对话、项目路演等多维度形式,对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旨在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服”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整合,为海南农业现代化和自贸港建设注入新动能。本次活动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指导,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共同主办,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协办。来自省直有关单位、各市县农业农村部门以及省内外涉农科研院所、高校和金融机构代表近300人参与本次活动。
贯彻国家工作部署
以企业为主体高质量建设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本次活动是海南省率先学习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工作部署的重要实践,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汇聚各界智慧力量。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三亚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致辞。海南正处在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新机遇,将持续优化提升农业科研体系,着力培育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矩阵,打造以创新链为牵引的若干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
思想碰撞凝聚共识
前沿探索擘画未来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园区与地方科技处处长朱华平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农业科技大市场建设工作,对引入市场机制和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了深刻阐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南非科学院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围绕把握海南自贸港机遇,共建农业科技全球创新共同体发表了演讲。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陈凡,从创新链的角度,剖析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种业创新发展的逻辑和路径。海南大学海洋技术与装备学院副院长刘军,从海南省水产养殖产业需求出发,发表了题为“海南尾水资源化探索生态与发展双赢新范式”的主题演讲。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投资联合体常务副理事长路亚洲,从构建创新生态的视角,分享了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底层逻辑和实践经验。专家学者的报告为海南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

聚焦本土实践与生态构建
共探协同创新路径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科研部的负责同志,以及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三家海南本土科创企业的负责人,围绕“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创新范式”话题展开圆桌对话,探讨如何真正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在主题分享环节,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种业CRO负责人黄龙凤在活动中分享了“种业CRO助力种企育种创新”的协同创新模式。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光宇从技术变革与应用角度分享了生物育种方面的新进展。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辉以“先进生物制造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了分享。
项目路演精准对接
签约落地项目金额近亿元
作为推动创新成果对接转化的关键一环,本次活动设置了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路演。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芯玉科技等单位的11个优质项目轮番登场,涵盖智慧育种、合成生物学、数字农业等前沿领域,展现了海南农业科技深厚的研发底蕴和蓬勃的创新活力。现场还举行了农业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包括智能育种平台共建、热带特色作物专用肥研发等多项合作成功落地,项目合作累计金额近亿元,彰显了活动在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显著效果。

汇聚创新成果
展现热带农业科技新风貌
活动现场设置了海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展,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大学等9家科研院校,以及隆平生物、芯玉科技、伽夏生态农业、大疆农业等13家农业科技企业带来的300余种展品集中亮相,涉及果蔬花卉新品种、水产养殖新技术、育种芯片新成果、农用智能新设备、精深加工新产品等多个品类。海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展区系统展示了近年来热带农业科技集成创新成果。
活动期间还发布了年度农业科技成果和科技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典型案例。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E9qahoghGWWJI-2d0PxNg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