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的芒果是三亚一张亮丽的名片。为守护这份甜蜜事业,推动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11月18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在海南希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水蛟村芒果基地举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减量施用技术示范推广现场会。推介以“烯效唑+养分强化”为核心的新型绿色控梢技术,旨在替代传统的“多效唑控梢技术”,为三亚芒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专家现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减量施用技术示范推广进行查定。记者 利声富 摄
技术革新:从单纯控梢转变为控养结合
芒果种植过程中,适时控制枝梢(新梢)生长,是保证果树养分集中供应给果实,从而实现高产优质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多效唑因其控梢效果显著、成本相对较低,成为许多果农的首选。然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其潜在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
此次示范推广的“烯效唑+养分强化”技术,正是针对上述问题开出的“绿色处方”。与多效唑相比,烯效唑是一种活性更高、降解更快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后土壤残留显著降低,对环境更为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该技术是将烯效唑的高效控梢作用与科学的养分强化管理相结合,在控制新梢徒长的同时,通过补充关键营养元素,增强树势,促进果树健康生长,实现从单纯“控”到“控养结合”的转变,从而实现控梢与养树的双重目标。
现场,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向来自各区的农技人员、芒果种植户等详细讲解并演示了“烯效唑+养分强化”技术的操作要点与优势。

工作人员测定芒果开花枝梢开花率、花序长度和团花比例等。记者 利声富 摄
绿色发展:质量安全与生态效益双赢
针对目前三亚芒果主栽品种贵妃、台农1号两个品种每年11月前成花较难和产期集中,生产上长时间使用多效唑造成芒果树体衰退,果实风味品质下降等问题,三亚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科研院所,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减量施用技术示范推广,探索三亚芒果绿色高效产期调节新技术模式。
“减少多效唑使用量15%以上”这一具体目标,清晰地传递了三亚市加强芒果质量安全管控、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决心。这一技术的推广,带来多方面积极影响。

工作人员测定芒果开花枝梢开花率、花序长度和团花比例等。记者 利声富 摄
首先是提升芒果的果品安全水平。通过相关配套生产技术示范应用,有效降低芒果园多效唑的使用量,为提升果园生态和果品品质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是调整热带果园施肥结构。增加施用有机物料替代化肥,提升果园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从而将环境中的碳更多地固定在土壤中,减少了碳的排放。再者是可促进芒果产业提质增效。该技术从此前的单纯控梢到转变为控养结合,养分强化有助于提升芒果的糖度、色泽、口感及耐储性,从而增强三亚芒果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帮助果农实现增收。
示范引领:科技赋能三亚热带特色农业
现场,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走进芒果园,实地测定芒果开花枝梢开花率、花序长度和团花比例等。
枝梢成花率平均94.7%,花穗长度平均28.46厘米,花序花团比例0%……“从这些指标可看出,烯效唑控梢的枝梢成花率可达到90%以上,基本可达到每株树对花量的需求,也为芒果正常的产量保证打下基础。”专家组组长陈业渊介绍。烯效唑与养分协同控梢可使花穗适当缩短,减少了徒长,同时也减少了养分的过度消耗,对保花保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团花出现概率较低,减少了花穗病虫害或遇雨水导致“沤花”的发生,使花穗整体更优质,为后期芒果产量和质量有效保障打下重要基础。
此次现场会不仅是一次芒果催花新技术的呈现,更是一场生动的实践教学。参加现场查定的专家向与会种植户详细讲解了技术原理、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并通过田间实地演示,让果农直观感受到新技术的效果与优势。这种“眼见为实”的推广方式,有助于消除疑虑,增强果农采纳新技术的信心。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减量施用技术,是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举措之一。该举措对三亚芒果产业的绿色转型具有示范意义,通过推广“烯效唑+养分强化”等绿色生产技术,三亚正探索一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发展之路。这不仅关乎芒果产业的未来,也为我国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三亚样本”。随着这项绿色控梢技术的示范与逐步推广,三亚芒果不仅以香甜闻名,将以更安全、优质、生态的标签,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消费者的长久信赖。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