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历
1981年9月-1985年6月,在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5年9月-1988年7月,在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1年9月-1994年12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8年9月-1991年8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1994年12月至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
主要业绩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热带作物学会香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兼海南省香蕉协会秘书长;海南省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海南省委常委;海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特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项,发表论文30余篇。
1990年成功地将海南历史上第一批香蕉组培苗推广到生产上。审定“巴西蕉”新品种,目前已累计推广3000万亩,产值累计400多亿元,占全国植蕉面积的50%以上, 成为我国当家品种。
1993年办起了海南第一个大型香蕉科研和生产基地,开展平衡施肥、生物有机肥应用、节水灌溉、果实养护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技术的研究,并多次通过电视台、报纸和杂志将所掌握的技术推广给广大蕉农。
2003年以来先后被农业部选定为香蕉产业升级示范工程、948香蕉项目和香蕉行业科技专项、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首席专家。项目在全国建立了12个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引进、研究和推广一批香蕉先进技术,组建了5个农民香蕉合作社,有效地带动了我国香蕉产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
创办全国首个省级香蕉协会和全国性香蕉分会,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民间组织。
创办南宝香蕉合作社,带动一批农民组织起来植蕉致富,多次得到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海南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大幅报道。
组建西双版纳香蕉生产联盟,开发了几千亩标准化香蕉园,带动香蕉种植由零星分布发展到15万亩,成为当地的新兴产业。
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被授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