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业绩
2006-2022年,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担任了16年的研究室主任,从3个人的科研团队,发展到了目前15人的科研团队;,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挂职。 担任椰子研究所特色作物研究室主任,长期致力于槟榔、椰子栽培技术研究与创新,在植物营养分析与栽培管理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尤其是在棕榈植物营养分析和应用方面形成了独到的理论与方法。主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部)、海南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等8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2篇;出版专著2部,《槟榔栽培》,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ISBN:978-7-5116-5073-3,35万字,2020年,主编);《槟榔园高效经营》,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978-7-109-20871-1,17万字,2015年,主编).获国家专利授权4项(发明专利3项);制订槟榔地方标准4项,鉴定成果2项,获省级科技奖二等奖1项,院、市一等奖2项,获省科技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第四完成人),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第六完成人)。科研期间还从事了大量的科技服务“三农”工作,为海南的椰子、槟榔种植公司以及农民解决了大量的生产技术问题,连续两年获“院科技服务三农”先进个人称号。在2009-2010年被农业部、商务部委派到科摩罗从事援非农业技术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2015年参加了国家的“一带一路”的中阿椰枣农业合作项目,通过调查与分析测试,为迪拜园林局编制了长期的椰枣园施肥技术建议报告。2015年首次研发了槟榔系列专用肥,已经在海南万宁、文昌等市县试用,效果良好。条件(1):本人一直从事槟榔种苗繁育与高效栽培研究工作。2019-2021年,近年针对于槟榔及棕榈作物种植业研发了专用肥、专用药包、挂药装置及种苗繁育技术,研发的产品服务于海南、云南、福建等省份,产品推广达2万亩以上。于2021年1月-至今,受万宁市委和市政府邀请,到万宁市槟榔和热作产业局就任局长。
主要经历
1991.09-1995.06 就读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热带作物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4.09-2007.06 就读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种植领域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9.08-2010.08 科摩罗农业部任高级农业专家;
1995.07至今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工作,槟榔研究室主任。
其中,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