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分论坛在三亚成功召开
作者:院办公室,院国际合作处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11月15日,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科技创新合作分论坛在三亚成功召开。中国热科院党组书记崔鹏伟,非洲科学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致辞,中国热科院副院长谢江辉宣布启动《助力非洲木薯产量倍增计划》,并发布系列合作成果,中国热科院副院长李开绵出席分论坛。分论坛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金轲和非洲科学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共同主持。


C:UserscatasDesktop中非论坛V2A8700.JPG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崔鹏伟

   

C:UserscatasDesktop中非论坛V2A8626.JPG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金轲

C:UserscatasDesktop中非论坛V2A8805.JPG

非洲科学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


  崔鹏伟指出,农业科技合作是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对非合作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全面深化中非农业科技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围绕粮食安全、减贫、农业绿色发展等重大议题,与非洲相关科教机构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42份;牵头建设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等合作平台;已向9个非洲国家发放超过1000份绿色超级稻材料,累计推广面积达5.7万公顷,比当地品种增产20%以上;示范推广木薯生产、热带果树栽培、腰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技术50多项,示范种植的华南5号木薯每公顷产量达51吨,是当地产量的5.6倍;建立木薯食品自动化生产线可生产高品质木薯全粉和食品,促进了当地木薯价值链提升;培训了来自非洲40多个国家近6000名学员,有效提升了非洲国家农业生产技术能力。他强调,下一步,我们将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围绕非洲国家农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与非洲国家合作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携手打造科技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谢江辉宣布启动《助力非洲木薯产量倍增计划》,并首发《中国木薯香蕉橡胶主要技术标准》(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版)、《中国咖啡腰果可可香荚兰主要技术标准》(英文和法文版)等丛书成果。他强调,木薯是非洲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通过计划实施,在非洲木薯主产国实施木薯宜地化育种、良种替代、良种良法、采后减损及综合利用、农业机械化等5大工程,帮助非洲建立木薯高产高效生产基地,提高单产水平,实现木薯新品种新技术在非洲地区示范推广50万公顷以上,平均单产提高1倍,达17吨以上,实现非洲木薯产量倍增目标,增强非洲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非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丛书首发旨在进一步推动中非热带作物技术标准交流与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非洲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他表示,论坛的举办为中非农业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将进一步聚焦关键问题,强化科技创新合作,着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C:UserscatasDesktop中非论坛V2A8913.JPG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谢江辉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艳,非洲科学院院长代表、秘书处项目负责人欧贝德.欧格咖,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创新团队首席王林海,非盟农委高级技术顾问莱拉.洛克桑,中国驻非盟使团农业参赞、中国热科院研究员蒋昌顺,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朱庆华,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卢旺达农业和动物资源开发委员会研究员梅笛萃丝.哈通吉玛纳,中国热科院国际合作处处长刘奎,广西农投时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民,非洲绿色革命联盟中国伙伴项目主任程诚等12名代表作主题报告。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中心处长敬小军表示,未来将根据非洲各国实际需要,以水产种业为基础,以数字渔业为抓手,助力非洲渔业现代化。利比里亚前农业部副部长托马斯认为,非洲木薯等作物产量还有待提升,希望引进先进实用的技术方法提高生产效益,推动中非农业科技现代化。


C:UserscatasDesktop中非论坛V2A8874.JPG

分论坛现场

  据悉,共有来自17个非洲国家的20名非洲国家政府官员和驻华使节,以及非洲联盟、非洲绿色革命联盟、盖茨基金等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农业科教企机构代表共计120多名共聚一堂,共商中非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分论坛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办。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分论坛在三亚成功召开

  作者: 院办公室,院国际合作处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3-11-15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11月15日,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科技创新合作分论坛在三亚成功召开。中国热科院党组书记崔鹏伟,非洲科学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致辞,中国热科院副院长谢江辉宣布启动《助力非洲木薯产量倍增计划》,并发布系列合作成果,中国热科院副院长李开绵出席分论坛。分论坛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金轲和非洲科学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共同主持。


C:UserscatasDesktop中非论坛V2A8700.JPG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崔鹏伟

   

C:UserscatasDesktop中非论坛V2A8626.JPG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金轲

C:UserscatasDesktop中非论坛V2A8805.JPG

非洲科学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


  崔鹏伟指出,农业科技合作是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对非合作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全面深化中非农业科技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围绕粮食安全、减贫、农业绿色发展等重大议题,与非洲相关科教机构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42份;牵头建设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等合作平台;已向9个非洲国家发放超过1000份绿色超级稻材料,累计推广面积达5.7万公顷,比当地品种增产20%以上;示范推广木薯生产、热带果树栽培、腰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技术50多项,示范种植的华南5号木薯每公顷产量达51吨,是当地产量的5.6倍;建立木薯食品自动化生产线可生产高品质木薯全粉和食品,促进了当地木薯价值链提升;培训了来自非洲40多个国家近6000名学员,有效提升了非洲国家农业生产技术能力。他强调,下一步,我们将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围绕非洲国家农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与非洲国家合作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携手打造科技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谢江辉宣布启动《助力非洲木薯产量倍增计划》,并首发《中国木薯香蕉橡胶主要技术标准》(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版)、《中国咖啡腰果可可香荚兰主要技术标准》(英文和法文版)等丛书成果。他强调,木薯是非洲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通过计划实施,在非洲木薯主产国实施木薯宜地化育种、良种替代、良种良法、采后减损及综合利用、农业机械化等5大工程,帮助非洲建立木薯高产高效生产基地,提高单产水平,实现木薯新品种新技术在非洲地区示范推广50万公顷以上,平均单产提高1倍,达17吨以上,实现非洲木薯产量倍增目标,增强非洲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非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丛书首发旨在进一步推动中非热带作物技术标准交流与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非洲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他表示,论坛的举办为中非农业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将进一步聚焦关键问题,强化科技创新合作,着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C:UserscatasDesktop中非论坛V2A8913.JPG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谢江辉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艳,非洲科学院院长代表、秘书处项目负责人欧贝德.欧格咖,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创新团队首席王林海,非盟农委高级技术顾问莱拉.洛克桑,中国驻非盟使团农业参赞、中国热科院研究员蒋昌顺,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朱庆华,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卢旺达农业和动物资源开发委员会研究员梅笛萃丝.哈通吉玛纳,中国热科院国际合作处处长刘奎,广西农投时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民,非洲绿色革命联盟中国伙伴项目主任程诚等12名代表作主题报告。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中心处长敬小军表示,未来将根据非洲各国实际需要,以水产种业为基础,以数字渔业为抓手,助力非洲渔业现代化。利比里亚前农业部副部长托马斯认为,非洲木薯等作物产量还有待提升,希望引进先进实用的技术方法提高生产效益,推动中非农业科技现代化。


C:UserscatasDesktop中非论坛V2A8874.JPG

分论坛现场

  据悉,共有来自17个非洲国家的20名非洲国家政府官员和驻华使节,以及非洲联盟、非洲绿色革命联盟、盖茨基金等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农业科教企机构代表共计120多名共聚一堂,共商中非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分论坛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办。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