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详细
中国热科院在番荔枝果实软化和开裂调控机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作者:南亚所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近日,中国热科院南亚所南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室在番荔枝果实软化和开裂调控上取得新进展。


  番荔枝目前是我国具有极好发展前景的优稀水果。夏秋季节收获的番荔枝果实常温放置3-5d即软熟并伴随开裂,存在货架期短的问题。研究评估了五种温湿度处理下番荔枝的贮藏效果,并对在28°C和15°C贮藏条件下的果实进行了转录组分析。转录组结果显示,淀粉和蔗糖代谢是富集程度最高的KEGG通路,包含485个差异表达基因。低温高湿处理(15°C + 95%RH)抑制了GWD、LSF2、BAM3、BAM9、ISA3和DPE2等淀粉水解酶基因的表达,降低了β-淀粉酶和淀粉脱分支酶活性,并增加了蔗糖和海藻糖的浓度以抵抗低温胁迫,减缓了淀粉向可溶性糖的转化速率,并降低了果肉的相对含水量,有效地减缓了果实的成熟速度和裂果率。而较高温度和较低湿度(28°C、32°C、70%RH)处理则促进了上述过程。温度和湿度通过调节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网络来影响淀粉到糖转化的速率,从而影响果实的成熟和裂果。本研究的结果为水果软化和裂果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改善番荔枝的保质期和品质奠定了基础。

   

Fig.9
图1 低温缓解果实贮藏期间成熟和开裂的理论模型

   

  该项工作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ditions on the ripening and cracking of Annona atemoya fruit during storage by regulating the conversion of starch into soluble sugars”为题发表于学术期刊《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热科院南亚所顾帅磊研究实习员和井敏敏助理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热科院南亚所陈晶晶研究员为通讯作者。项目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热带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lwt.2024.116703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院领导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国热科院在基于混合监督学习的菠萝智能识别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聚焦

中国热科院在番荔枝果实软化和开裂调控机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作者: 南亚所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5-03-24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日,中国热科院南亚所南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室在番荔枝果实软化和开裂调控上取得新进展。


  番荔枝目前是我国具有极好发展前景的优稀水果。夏秋季节收获的番荔枝果实常温放置3-5d即软熟并伴随开裂,存在货架期短的问题。研究评估了五种温湿度处理下番荔枝的贮藏效果,并对在28°C和15°C贮藏条件下的果实进行了转录组分析。转录组结果显示,淀粉和蔗糖代谢是富集程度最高的KEGG通路,包含485个差异表达基因。低温高湿处理(15°C + 95%RH)抑制了GWD、LSF2、BAM3、BAM9、ISA3和DPE2等淀粉水解酶基因的表达,降低了β-淀粉酶和淀粉脱分支酶活性,并增加了蔗糖和海藻糖的浓度以抵抗低温胁迫,减缓了淀粉向可溶性糖的转化速率,并降低了果肉的相对含水量,有效地减缓了果实的成熟速度和裂果率。而较高温度和较低湿度(28°C、32°C、70%RH)处理则促进了上述过程。温度和湿度通过调节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网络来影响淀粉到糖转化的速率,从而影响果实的成熟和裂果。本研究的结果为水果软化和裂果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改善番荔枝的保质期和品质奠定了基础。

   

Fig.9
图1 低温缓解果实贮藏期间成熟和开裂的理论模型

   

  该项工作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ditions on the ripening and cracking of Annona atemoya fruit during storage by regulating the conversion of starch into soluble sugars”为题发表于学术期刊《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热科院南亚所顾帅磊研究实习员和井敏敏助理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热科院南亚所陈晶晶研究员为通讯作者。项目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热带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lwt.2024.116703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琼ICP备11000394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